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市政协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观点
作者: 梧州政协网日期: 2013-06-09来源: 本站 打印

“创园”现状:党政重视,绿化建设完成总投资13084万元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的环境建设,在2011年获得广西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新目标。并于2011年8月成立了“梧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规划编制组、项目建设组、资金保障组、宣传组、督查组,并明确了各工作组的职责和任务,落实办公室工作人员。依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园林城市评审和考核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编制了《梧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梧州市园林单位(小区)实施方案》等若干配套文件,明确“创园”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任务;将“创园”工作任务按部门职责分工,进行细化分解,落实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完成时间和标准等;签订“创园”工作责任书,从制度上保证了“创园”活动的有序开展。

市“创园”办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心设计的原则,推出了64项“创园”达标项目。通过前期的各责任单位的共同努力,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已完成总投资13084万元,其中包括长洲区主要路段(长约8公里)、西堤路、新兴一、二、三路、火车站前大道及白云山公园、中山公园、太和花园、河滨公园等道路、公园的绿化建设和景观提升。这些重点项目的完成,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2.04%提高到38%、绿地率由28.91%提高到33%、人均公园绿地由8.81平方米增加到9.5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已达到96.5%。在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努力提高城市整体形象。

当务之急:解决五个方面的制约

目前,全市创建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组织协调和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建设资金不足;三是城市园林绿化维护设备不足;四是园林绿化档次亟待提高;五是市民保护意识不高。

对策建议:多措并举合力推进

切实强化领导,加大工作协调力度。一要尽快成立相对独立的城市园林机构,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抓紧开展工作;二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有关责任部门、委局负责人参加联席会议,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创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措施,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创园工作深入人心。要在舆论导向上做文章,在提高意识上下功夫,宣传部门要把“创园”的宣传作为近期宣传的一个重点,利用电台、报刊、电视台、网络及公众场合等一切宣传媒体进行创建国家园林城的宣传,把“镜头”、“笔头”对准“创园”工作,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市民养成爱绿、养绿和护绿的意识,营造全民皆知,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的档次和品位。一是抓好道路绿化建设和改造,丰富植物种类,尤其是要重视中心城区的几个进出口道路两侧和市区主要干道、道路交汇处等的绿化带建设;二是抓好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建设,建设一批文化内涵丰富、水乡生态特色明显、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园林绿化精品景点,提升整体绿化效果;三是实施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植绿、屋顶造绿、拆迁增绿等措施,提高城市绿化量,增加生态功能;四是突出梧州本地山水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和保护城市地形地貌及周边山水环境,加强山体绿化,增加江河两岸绿化面积,有必要可增设一些亭、台、楼、阁等景点,体现梧州山水园林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景观。
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创建园林城市的建设资金和管理资金。建议市政府逐年增加城市绿化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实行“谁建设、谁绿化,谁所有、谁投入、谁管护”的新机制。同时,开展对园林植物、园林绿地、园林设施的认种、认养、认建活动,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城市绿化建设。
尽快确定遥感单位。遥感测评是“创园”验收的必要环节,通过遥感可以测出我市规划区内绿化情况,目前我市还没有确定遥感单位,这对下一步工作会造成影响。因此,建议我市尽快确定遥感单位,并进行初步遥感测评,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进一步巩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一是建立园林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三是要发挥社区的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引导群众自觉爱护市政基础设施、绿化建设项目,同时对城市管理工作实行有效监督,形成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局面,使我市市政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