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
  • 党派工商联简介
  • 专题报道
  • 文史资料
  • 理论研究
  • 媒体报道
  • 规章制度
  • 政协知识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建议
作者: 政协梧州市委员会日期: 2020-10-30来源: 本站 打印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根据《梧州市政协2020年民主监督活动方案》安排,从今年3月份开始,市政协组成调研组,由黄振饶主席、黄荣森副主席带队,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不断延伸政协履职触角,对计划在2020年脱贫摘帽的9个深度贫困村进行了"解剖麻雀式"调研。在此基础上,召开主席会议开展协商监督和建言献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度贫困村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9个深度贫困村,其中,苍梧县6个(沙头镇参田村、深塘村、石川村,狮寨镇岛朝村,梨埠镇娄底村、马进村),藤县3个(古龙镇德安村,平福乡莫泗村,宁康乡料南村)。9个深度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82户7286人。截至2019年12月底,9个深度贫困村累计脱贫摘帽1532户7124人。2019年苍梧县沙头镇深塘村已完成脱贫摘帽,其他8个村计划在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

二、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我市的9个深度贫困村多处于边远连片山区、库区或水源及公益林保护区,不宜开展大规模开发,生态承载能力低。同时,交通、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落后,既制约了经济发展,也限制了扶贫项目落地实施。如狮寨镇岛朝村进村道路为崎岖山路,镇村之间未通班车,村民居住分散,学生上学路途偏远,且新建的村委大楼还差20多万装修费用的缺口。平福乡莫泗村有4个10户以上20户以下的自然村屯未通路。莫泗村至中太村道路扩宽项目(2017年交通局实施项目)施工进度缓慢,截至调研时仍未完工,并已停工,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沙头镇参田村、石川村网络信号差,通信状况不理想。梨埠镇娄底村地处山区库区,交通不便。

(二)产业发展谋划不足带动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贫困村科学谋划不足,政府引导不够。"3+1"特色产业确定不够科学,产业规模小且产业带动能力不强。贫困村发展产业多为群众自发性发展,县、镇未进行有效引导,也未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如狮寨镇岛朝村以青梅、八角、杉木等作为全村特色优势产业,但种植面积小,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基础薄弱,规模化经营尚未形成,村集体经济以入股分红为主。平福乡莫泗村由于山区的地理条件所限,村民只能种些水稻、花生、木薯之类的低效益作物,掌握种养技术的农户少,发展产业相对滞后。沙头镇石川村除了村委大楼是固定资产,没有任何集体林场、土地等可支配。古龙镇德安村没有农业示范区,以种植八角为主,但是种植规模小,造成种植效益低下。蔬菜、水果等种植较为零散,养殖规模小,缺乏规模农业产业,产业带动力不强。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苍梧县、藤县的绝大多数深度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方面均是"一股了之",都是以入股相关企业或者出租林场等,产业方式单一。

(三)贫困群众缺乏内生动力。据调查摸底,全市9个深度贫困村中因患病、因残致贫人数较多,同时,9个深度贫困村中有极度贫困户14户74人,该部分贫困人口户家庭中均有患慢性病、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状态,难以脱贫。同时,部分深度贫困村贫困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还较为突出,家庭经济发展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的脱贫致富的手段。

(四)部分深度贫困村"空心化"严重。苍梧县沙头镇石川村全村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不在村里居住,余下多为老弱病残人口,缺乏劳动力,村"两


委"和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困难。苍梧县参田村全村90%村民不在村里居住,9名村两委干部中8名已搬离本村在外居住,村干部对流动党员管理等有待加强。贫困户没有留村和返村发展的意愿,村的"空心化"再度加深。

(五)部分贫困户脱贫质量仍有待提高。脱贫攻坚战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接下来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更给今年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增加了不少变数。例如,家庭经济基础仍然薄弱的贫困户和部分已脱贫户,受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受到很大影响。据了解,部分已外出务工的贫困户,由于就职的公司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不能按时发放工资,贫困户或频繁换岗或失业,就业不稳定收入没有保障,存在致使部分贫困户收入指标不能达标的风险。部分脱贫户虽然已脱贫,但家庭经济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一旦出现变故,如家庭成员重病、供书教学等,随时都有返贫的风险。

三、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一)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议苍梧县、藤县对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完善和升级,特别是道路、农田水利、网络等基础建设,全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在今年6月底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一是加大资金项目倾斜。建议苍梧县为狮寨镇岛朝村出谋划策,筹集村委大楼装修资金,加快完工。二是做好村屯道路建设。建议藤县加快推进10户以上20户以下的自然村屯快道路建设,未立项的尽快立项,确保平福乡莫泗村4个10户以上20户以下的自然村屯道路在6月底完工通行。三是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覆盖。建议苍梧县多与工信部门沟通,协调解决沙头镇参田村和石川村网络信号差,通信状况不理想等问题。

(二)加快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一个抓手。一是发挥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依托龙头企业优势,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龙头企业+基地+产业链+农户"的产业精准脱贫模式。二是扶贫产业因地因户施策。结合各深度贫困村实际,选准特色产业,抓好产业规划,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筹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建市、县产业示范园区,形成品牌效应,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模式。三是强化技术培训。提升贫困户技能水平,加大"内提外引"力度,培养一批脱贫致富带头能人,带动贫困户脱贫降支增收。如八角低改嫁接技术,降低贫困户的成本支出。四是挖掘电商扶贫潜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五是加强产业链扶持力度,围绕"产业链条延伸",不能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

(三)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扶贫机制。扶贫先扶志,建议苍梧县、藤县对深度贫困村做好扶贫与扶志扶智工作。一是要加大宣传引导,树立先进典型、推广成功经验,提振群众精气神,避免福利陷阱。提供就业机会,以工代赈,提升贫困户参与感和获得感。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红色文化正能量,增强贫困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三是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四)加强对"空心村"的监管力度。建议苍梧县要进一步对沙头镇石川村、参田村的空心化强化监督管理,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管,定期收集汇总防贫对象风险点、政策落实、风险解除情况,确保"八有一超"各项指标达到脱贫标准,做到不返贫、不致贫。同时,做好"一户一档案",熟悉贫困户情况,有针对性的计划帮扶措施,让帮扶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五)多措并举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对已脱贫的人员实施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每一个可能的返贫户情况,如果出现返贫风险,及时跟踪帮扶,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落实贫困劳动力稳岗、村级临时性公益性扶贫岗位开发等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贫困户身上。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就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对就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情况跟踪摸底调查,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协调开通农民工返岗复工,充分利用好粤桂劳务对接协作机制,积极协调有关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信息,为贫困户提供稳定岗位,确保贫困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三是要加强对贫困户自营经济的帮扶力度,从农资供应、种养植技术、销售等环节给予指导和帮助。四是加快生活、教育、健康、医疗等多方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防范风险能力,避免贫困户因灾、因病、因学返贫。

(六)细化工作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建议苍梧县、藤县要针对9个深度贫困村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县、镇指定班子领导挂村包村,督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每个贫困村要明确落实1名县级党委、政府领导重点督办,要落实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推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