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委员:建议公共场所在35℃时才开放空调
去年,我市缺电三成,在一些县、乡、村曾出现“电荒”,如今仍记忆犹新。
节约用电,成为社会新话题。进入5月,气温逐渐上升,不少公共场所的空调已陆续开放,如宾馆、酒楼、商场、超市、医院、银行等,给炎热的夏天带来凉意。他们是用电大户,有不少市民反映,去公共服务部门办事,空调温度太低导致受凉感冒,抱怨太浪费电力了。其实,国家对空调冷热温度早有规定,规定空调最低温度控制在26℃,但真正执行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可能还是与管理有关吧。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开空调总要根据当日温度来开启空调,控制温差,如当天的温度确实很适宜的话,那就没有开空调的必要,故空调不能每天都完全定格在同一个温度上。如果气温高达35℃,且最低温度控制在26℃的话,从大的说,节约能源;从小的说,对身体有益。所以,建议各公共场所,加强对空调开放的专人管理,气温达到摄氏35℃度时,开放空调。这样,一减少浪费,二是可节约用电,三是降低成本,四是节约的电力可用在最需要和生产急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