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北伐名将叶琪
作者: 杨彦日期: 2014-01-10来源: 本站 打印

叶琪将军,字翠微,广西容县容城镇人。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集团军参谋长等职。为国民政府陆军上将。
 

叶琪自小入读军校,后进入湘军,再转入桂军。在他一生的军旅生涯中,参加过武昌起义,两次参加“北伐”,为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

1909年 , 叶琪考入桂林陆军小学第二期。与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是先后期同学。1911年 ,叶琪升入武昌陆军中学。10月10日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4年 , 叶琪在武昌陆军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军校第二期骑兵科。

1916年6月 , 叶琪毕业后分派回广西,不为绿林出身的陆荣廷、谭浩明军政当局所用。叶琪转投湖南督军赵恒惕,经同学何键介绍,进入湘军第二师第三旅充见习官。期满升任第六团少尉排长,因其精明强悍,品学优良,勇于任事,治军练兵严谨,善于体察兵情,得到上级的信任和保定同学的帮助,逐步由排、连长升至营长。1923年,叶琪由于部队扩编,得到同期同科队的同学骑兵团长唐希忭的推荐,升任第二师第三旅第五团团长,不久升任旅长。

1924年4月,广西陆荣廷和沈鸿英为争夺桂林城而兵戎相见。沈部围困桂林城,自称“两湖”警备司令的吴佩孚,命湖南督军赵恒惕派一旅之师入桂,以武力调解,叶琪旅奉命前往。叶琪率部到达桂林城外兴安,电约陆、沈双方来谈判。经调解,沈鸿英愿意停战解围,占有桂林。陆荣廷自感势单力薄,通电下野。

1925年夏,叶琪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五师师长。唐生智为第八军军长。

1925年冬,叶琪奉湖南省长赵恒惕和唐生智军长之命,取道桂林到南宁游说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赵恒惕兜售“联省自治”主张。

 

首次北伐

 

叶琪在广西视察了兵营和农村,感到广西的变化很大,官员和百姓的情绪都很高涨,人人都说要建设新广西。为了解桂军为何接受广州国民政府领导,他要求会见李宗仁和白崇禧,请求他们给予启示。
李宗仁和白崇禧在第七军军部接见了叶琪。

李宗仁高兴地和叶琪握手,并请他入座,勤务兵送上茗茶。

白崇禧先开口笑着说:“叶琪兄,到处看了吧,有什么观感?”

叶琪也笑着说:“观感很多,不知从何说起,总的一句话,你们统一了广西,到处显得生气勃勃,百姓是高兴的,你们领导有方!”

李宗仁诚恳地说:“都是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你看出我们管治有什么问题,请讲!”

叶琪犹疑一阵。

白崇禧笑着说:“叶兄,有话不妨直说。”

叶琪问:“我不明白, 桂军现在这样强大,为什么要跟广东联合,接受广州国民政府指挥呢?联省独立自治不是更好?”

白崇禧解释说:“叶兄,我们在军校读书,就知道你自小立志精忠报国,现在各省军阀割据,国家不统一怎么能够强大?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对的,广州国民政府就是执行孙中山的主张,况且今后军饷由国民政府供给,所以我们同意联省北伐!”
叶琪还是不明白地问:“进入广州的湘军,国民政府把他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还有道理,而唐生智的湘军第四师,没有到过广东,为什么也编为国民革命军呢?”

白崇禧哈哈大笑:“叶兄,你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

李宗仁认真地插话说:“老乡,有些内情你是不知道的,这次湘军第四师的改编,是健生和陈铭枢受命秘密去长沙和唐生智谈妥的。湘军四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饷是广州国民政府发的!”

叶琪如梦初醒说:“怪不得健生(白崇禧)早就知道我此行的意图!”

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人哈哈大笑。

叶琪问:“我此行回去怎么办?”

白崇禧说:“赵恒惕是知道我们不会支持‘联省自治’的,他是想利用你和我们的同学和老乡之情,游说我们。你回去可以把看到听到的向他们直说,劝他们支持北伐。”

叶琪说:“明白!”

叶琪起身告辞,白崇禧送叶琪出门时叮嘱说:“叶兄,唐生智接受改编为第八军,赵恒惕是不满的。他们之间可能会出现变故,你要小心应对!”

叶琪感激地说:“谢健生提示,我会小心处理。”

叶琪从南宁回到桂林,从桂林乘火车回到湖南衡阳师部。这是1926年2月。他在火车上思绪万千,感到当前面临许多复杂问题,过去只知道带兵训练打仗,不知道人际间有如此多阴谋算计的事情,感到不寒而栗。他必须立刻应对好如何向省长、军长报告赴桂的事情。

回到师部,他首先召开三个团长秘密会议。

叶琪向三个团长谈了广西之行的观感。他说:“按照我看到的桂军装备和训练,我们是打不过他们的,看来他们支持广州国民政府是坚决的。我们驻军衡阳,是他们进军必经之地,如不与他们联合,就会被他们歼灭。”

何宣问:“唐军长的态度如何?”

叶琪笑着说:“派我到广西游说,唐军长没有具体交待,是赵省长谈了三点要求,这次到广西才知道,唐军长原来的湘军第四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是桂军参谋长白崇禧受命秘密到长沙与唐军长签的协议。”

周磐问:“赵省长知道没有?”

叶琪答:“不清楚!”

刘运乾猜测说:“怪不得湘军4个师,只有我们第四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看来上头是有问题。”

叶琪对众团长说:“不管上司有什么问题,我们一定要管好这个师,希望各兄弟不要有异心,现在环境愈恶劣,愈要齐心应付。这次我向赵省长汇报广西之行,如果不能回来,你们接到情报,何宣你立刻把部队撤到近桂林城边境,桂军会接应你们。记住,一定要保存部队!”

众团长应声道:“知道!”

叶琪到了长沙,当夜就去见军长唐生智。叶琪向唐生智全面汇报广西桂军的装备训练、乡村建设寓兵于民的情况。唐生智听得很仔细,听完笑着说:“我早就说过我们打不过桂军的,老赵搞那套‘立宪自治’有几个人信?要广西跟你联省自治,人家才不信你这一套。你到广西可是赵省长给你的任务,不是我说的。”

叶琪感到唐生智谈话的语气,和派自己出发前不同,只得沉默。

唐生智见叶琪有点紧张,还是笑着说:“别紧张,这次你去广西还是有作用的,起码知道广西的实力情况。明天你到赵省长处汇报,就要如实讲,不要怕他不高兴!”

叶琪应声说:“明白!”

唐生智安慰说:“叶琪,我是信任你的,要管好你的部队。”

叶琪说:“是!”随后犹疑地说:“有些事不知该不该问?”

唐生智说:“说吧!”

叶琪不解地问:“湘军四个师,为什么广州国民政府只改编第四师?”

唐生智摊开双手说:“我向赵省长说过,广州国民政府可以像广西一样改编全部湘军。他不同意,他说,你这个师先领他们的军饷,其他几个师我要再看看!”

叶琪从唐生智的言谈中知道,他们军政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第二天上午,叶琪到省政府向赵恒惕省长汇报广西之行,赵省长闭目养神地听,叶琪详细地报告所见桂军装备和乡村建设情况。他中间没有插话,不时只是“哼”一声。当叶琪讲了近一个小时以后,他才睁开眼来说:“完了?”叶琪恭谦地说:“报告完了!”赵恒惕哈哈一笑:“我早知道广西不会接受我的‘联省自治’的,这次你到广西了解他们实力,也不错嘛!”

这时赵恒惕副官拿着一份电报进来,送给他审阅。赵恒惕看了电报生气地说:“广州国民政府邀请我省派代表商谈联省北伐,狗屁!”他把电报递给唐生智说:“你是国民革命军,你处理吧!”唐生智把电报转给叶琪说:“你从广西刚回来,你去开会吧!”

叶琪拿着电报呆坐着。

赵恒惕不高兴地离座走了。叶琪跟着唐生智走出省政府大门。

叶琪在唐生智上车前请示:“军长,我出席会议该怎么办?”

唐生智果断地说:“同意北伐,告诉你的部队立足于打!”

叶琪点头。

1926年2月下旬,叶琪作为湖南派出的代表,参加汪精卫、谭延闿、甘乃光、李宗仁、黄绍竑等在梧州召开的有粤、湘、桂、滇、黔的代表参加的重要会议。

会议内容是确定挥师北伐。孙中山先生在去世前曾三次驻节梧州,召集几省军政领导研究北伐,后因叛军陈炯明两次进攻广州,孙中山调动部队东征陈炯明,北伐未能确定。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在梧州召开重要会议,确定北伐的战略。

会议分析当前军阀割据的形势。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拥兵约20万,控制湘、鄂、豫三省和陕、冀部分地区;直系另一派孙传芳拥兵约20万,盘踞赣、闽、浙、皖、苏五省;奉系张作霖拥兵约35万,占东北各省和京、津等地。吴张勾结,向南口、张家口一带冯玉祥率领的国民革命军进攻;在南方,吴佩孚增兵入湘,企图进攻广东革命根据地。孙传芳在赣、闽伺机行动。军阀部队总共75万多人,北伐形势严峻。

国民革命军8个军约10万人(后来发展到40多个军),北伐如何打,成为会议主要议题。

会议通过争论达成共识: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歼灭吴佩孚军队,然后消灭孙传芳,最后消灭张作霖。

叶琪在会议发言中,力主国民革命军主力进军湖南,因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主力就在衡阳一带,可以很快接应桂军和粤军主力进入长沙,直下武昌。在他的发言中,他心中已经意识到,赵恒惕和唐生智的矛盾必然会激化,吴佩孚的部队必然会支持赵恒惕,第八军只能依靠崛起的桂军支持,联合作战,才能保住部队。他具有战略前瞻性的眼光,得到李宗仁的赞扬。

会议决定成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司令蒋介石(黄埔军校校长)、苏联随军顾问加仑、总参谋长李济深(黄埔军校副校长)、参谋次长白崇禧、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

第二天早晨,叶琪带着两个警卫员登上白云山顶峰,朝阳刚升起,三条江水绕着这座翠绿的山城,恰似玉带一般闪闪发光。叶琪观看这美好的景色叹道:“好一座总襟三江的城市!”这次他细看梧州城,跟当年进桂林陆军小学路经此地不同,那时的眼光是看风光,现在是观察战略要地。他心里想,难怪孙中山先生三次驻节梧州研究北伐,是因为这里水陆运输相连,调动部队方便。身旁的警卫员笑着说:“师长,你好像很赞赏这里的风景?”叶琪笑着说:“是呀,这里是龙盘虎踞的地方,将来我也要在此归老!”他说得很认真,警卫员不再说话。

叶琪回到住所,副官送来唐生智军长发来的特急密电,电文内容非常简单,只有“速归!”两字。叶琪问副官:“汽车备好没有?”副官说:“可以立刻走!”

叶琪果断地说:“走!”

他打电话给李宗仁说:“李军长,军中有急事要我速回,我先走!”

李宗仁在电话里笑着说:“可惜你今晚尝不到家乡好菜。好,后会有期!”

叶琪感到,在电话中听出李军长知道湘军有事。

一天一夜的行程,叶琪带着随行人员赶回到驻衡阳师部,沿途中他感到这一带地方已实施军事戒备,武装军人乘着军车在市内戒严。进入师部,唐生智的副官直接把他带进了作战室。叶琪发现,军长唐生智、参谋长龚浩、二师师长何键、三师师长李品仙、四师师长刘兴、副师长廖磊都在座上。

唐生智见到叶琪就高兴地说:“叶师长你来得正好!坐下,听龚参谋长介绍军情。”

龚参谋长指着地图说:“吴佩孚知道我们派代表参加广州国民政府梧州北伐会议,下令省长赵恒惕调动湘军3个师进攻我们,第一师贺耀湘部从岳阳沿铁路南下,已到达长沙东面郊外;第二师刘铡部已从常德沿江南下,到达长沙西面郊外;第三师叶开鑫部已从湘西日夜兼程向长沙开进,我军主力大部布防在南线,长沙军部只有一个警卫团,唐军长多次求见赵省长被拒绝,军部连夜转往衡阳。目前形势严峻,军长请各师长来研究,湘军内部讨伐,这仗打不打?”

唐生智指着叶琪说:“叶师长,你刚开会回来,你说,这仗打不打,能打得赢吗?”

叶琪坚定地说:“打!这仗一定打得赢。国民政府在梧州会议已确定北伐,13个师9个旅集中兵力,从湖南进攻吴佩孚部队,军事部署已经决定。在叶开鑫还未开进长沙之前,如果我军集中兵力进攻长沙,就是为北伐打响第一枪!”

叶琪简要地向军长和各师长传达北伐兵力的部署。他最后说:“李宗仁的第七军先遣部队已经集结桂林!”

唐生智一拍桌子说:“我军为北伐大军打响第一枪!”

唐生智下令:第二师何键部从株州市进攻长沙,第三师李品仙部从湘潭市向长沙进攻,第四师刘兴部从邵阳市狙击湘西叶开鑫部推进,第五师叶琪部随军部从衡阳向长沙进攻。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进攻长沙之战,唐生智与赵恒惕之战,拉开北伐战争的序幕,叶琪传达梧州会议的决策发生了重大的作用。


      挺进中原

 

唐生智下令三个师迅速向长沙推进,一个师狙击叶开鑫向长沙开进的部队。他的三个师部队,兵力为赵恒惕在长沙守军的两倍,赵恒惕的主力部队叶开鑫师受阻,无法救援长沙。赵恒惕知道长沙无法再守,多次电报吴佩孚请求兵力增援。这时吴佩孚的主力正与张作霖部队联合进攻冯玉祥驻地北京和张家口,无法抽调部队增援,每次电复:“必须死守长沙,我部即将增援!”48小时过去,长沙外围守军被击溃退入城内,赵恒惕知道死守长沙无望,下令湘军残部撤出长沙,等候吴佩孚部队救援。他自己通电全国,宣布自己“下野”,辞去湖南省长和督军职务,逃离长沙。

唐生智部队进入长沙,广州国民政府宣布唐生智为代理省长。

在进攻长沙期间,唐生智一直要叶琪在身边,对他有两个作用,一是第五师随时可调动出击,二是叶琪可随时与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联络。

部队攻进长沙以后,叶琪提醒唐生智:“刚收到的情报,冯玉祥革命军已退出北京、张家口,部队已撤到五原。吴佩孚部队必然会对我军反扑!”

唐生智只说一句:“我知道!”

叶琪知道他听不进去,不再说话。

叶琪向唐生智提的分析意见是对的。就在1926年3月唐生智率部占领长沙以后,4月,吴佩孚、张作霖于北京、张家口得手以后,就下令赵恒惕所部第三师师长叶开鑫为湘军总司令,率3个师另2个旅反攻长沙;同时命湘鄂边防军司令李倬章率4个师另3个旅增援叶开鑫。

在敌人兵力数倍于第八军的形势下,唐生智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如何对敌问题。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集中兵力在长沙周围,与叶开鑫部决战长沙,采用拼实力的办法;另一种意见是有计划地撤出长沙,把兵力部署在铁路枢纽的衡阳,等候桂军和粤军的增援,然后反攻北伐。叶琪极力坚持后一种意见,认为把部队拼光了,根本就没有第八军在北伐的地位。

唐生智同意叶琪的意见,他问叶琪:“军部撤离,衡阳是否部署?”叶琪答:“何宣率团三天前早已在衡阳布防!”
唐生智高兴地说:“好!你真是足智多谋!我们一边撤,你一边发报向国民政府和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请求援兵!”
 

叶琪应声说:“是!”
 

5月初,第8军撤离长沙,4个师在衡阳周围布防。
 

国民政府于5月10日决定派兵增援,命令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七旅、第八旅先行入湘。21日,任命唐生智为北伐军前敌总指挥。24日,又派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第十二师和叶挺独立团入湘援唐。第七军第八旅于6月1日在衡阳西北金兰寺地区击退叶开鑫一部进攻。叶挺独立团于6月2日到达湖南安仁,在第八军三十九团一部配合下,于安仁北面的渌田、龙家湾地区击退吴佩孚部4个团的进攻。5日,攻占攸县。三支部队首战告捷,稳定了湖南战局,打开了北伐通道。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校场举行北伐誓师大会,革命军十万大军正式誓师北伐。广州群众在中山大学操场也举行支持北伐誓师大会。在韶关和桂林前线的各路大军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壮歌声中出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7月上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第十二师和叶挺独立团(以下简称第四军)及第七军(李宗仁部)、第八军(唐生智部)分别在安仁、永丰(今湖南双峰)地区集结后,分路并进。第四军克醴陵,第八军三个师占湘潭,另两个师和第七军一个旅攻宁乡,从三个方向进攻长沙。叶琪的第五师随同军部,率何键、李品仙两个师共同进攻湘潭,第四师刘兴(副师长廖磊)与第七军一个旅,长途奔袭攻占长沙后侧宁乡县。7月11日,国民革命军从三个方向攻占长沙,追击叶开鑫部队,叶部败退到汨罗江北岸。

1926年8月15日,蒋介石在长沙召开军事会议,实施北伐二期计划。

会后,李宗仁见到跟随唐生智参加会议的叶琪,老乡见老乡,说起话来特别开心。李宗仁打听第八军伤亡情况,叶琪说:“由于四军是主攻部队,八军的伤亡不是很大。”李宗仁笑着说:“伤亡不大就好,恶仗还在后头!”这时苏联顾问加伦将军走过来,他问李宗仁说:“李将军,现在出击,打下武汉要多少时间?”李宗仁回答说:“我看有14天就可打下武汉!”加伦将军不相信地摇头说:“吴佩孚纵深防线有10万部队!”

叶琪插话,说了一个故事。他说:“在保定军校的时候,有个高大的北方同学和瘦小的广西同学摔跤,大家都说广西同学一定输,结果一个回合,大个子同学被摔倒在地,他还不知道怎么被摔倒的!我看吴佩孚将会是这样。”李宗仁哈哈大笑。他知道叶琪的故事是说给加伦将军听的。

加伦将军生气地说:“这次战役最少要40天,我用两打白兰地酒为赌注,如果超过40天李将军就输!”李宗仁自信地说:“我会赢!”

8月18日,蒋介石发表讨伐吴佩孚宣言。北伐军开始总攻击,当日尽驱汨罗江正面之敌。
 

李宗仁率中央右纵队第四、第七两军,组织敢死队,乘虚袭击敌军,动摇敌军阵线。叶挺独立团和第四军的另一部渡过汨罗江,沿山间小路,迂回包围敌军,集中数倍于敌的兵力,发起猛烈进攻,迅速消灭吴佩孚部的陆云前线指挥部。19日占领平江城,陆云自杀身亡。 

唐生智率第八军的4个师为左纵队进攻。唐生智问计于叶琪:“什么时候进攻?”叶琪说:“总部要求18日发动进攻,我们应比右纵队晚一小时,实行夜渡汨罗江出击,可以减少伤亡。”唐生智再问:“渡船准备好了吗?”叶琪答:“一团二团负责渡江船只,即可出战!三团派出一营部队已分散潜入对岸接应。”

唐生智大喜,对龚浩参谋长说:“下令各师晚于右纵队进攻一小时全面渡江进攻!”

龚浩应声说:“是!”

北伐军渡过汨罗江后迅速推进,李宗仁的右纵队攻下平江县,向岳州进攻;唐生智的左纵队从湘阴县直插岳阳市的后侧,切断敌军的退路。22日,右纵队和左纵队会师于岳阳,攻占岳阳,湖南之战结束。

国民革命军攻下岳阳,武汉形势告急。吴佩孚亲率湖北暂编第四师和陆军第八师于8月25日抵达汉口,令自岳阳、通城败退的湖北暂编第一师和卫兵旅等部万余人,固守湖北湖宁地区汀泗桥,并派中央第二十五师第十三混成旅另一个团增援,另以陆军第八师进至贺胜桥地区设置坚固阵地;武卫军占领纸坊,鄂军第三旅及部分湘军残部在白螺矶、新堤、嘉鱼一带布防,协同海军阻止国民革命军渡江。

8月23日,国民革命军总部决定,以第四、第七、第八军分三路攻取汀泗桥。汀泗桥在武昌以南,距武昌60公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东西北三面环水,东面山岭筑有坚固工事,据守汀泗桥之敌有2万多人,由宋大霈指挥。
 进攻汀泗桥之战非常残酷,双方伤亡非常大。

汀泗桥战役由第四军主攻。第四军代理军长陈可钰决定乘吴佩孚军主力未到达之机,于8月26日凌晨向汀泗桥发起进攻。27日凌晨,叶挺独立团从小路隐蔽接近古塘角,配合正面部队的全线攻击。吴军遭前后夹击,全线溃败,被俘2400余人,残部向北逃遁。第四军占领汀泗桥。叶挺独立团乘胜追击,当日中午攻占咸宁城。

贺胜桥是武昌门户。自汀泗桥失守以后,吴佩孚从武汉率师南下,亲自指挥固守这个战略要地。兵力不下10万人,还配有铁甲车和山炮、野炮数十门,重机枪200多挺,纵深构筑工事,凭险据守。

这时,北伐军前方高级指挥官也聚集于咸宁县,商讨进攻之策。决定由李宗仁直接指挥作战,唐生智率第八军为总预备队,并调第八军何键师自嘉鱼渡江,绕攻汉口、汉阳,以袭吴军之背。

8月29日,李宗仁令第四军沿铁路挺进,直逼贺胜桥正面。当时,吴佩孚部队在北洋军阀中素以能攻善守享有盛名。而第四、第七军是北伐军的中坚,双方都以最大的本钱作孤注一掷,战斗十分惨烈。

北伐军乘胜进攻士气旺盛,反复进行冲锋,守军全线动摇。吴佩孚见情势危急,亲率卫队、宪兵队、军官团、学生队到桥头督战,以壮声势;同时排列机关枪、大刀队于桥头,凡畏缩退却的,立被射杀。吴佩孚手刃旅、团长十多人,悬其头于电线柱上,以示有进无退。但北伐军战士愈战愈勇,似浪潮一样反复冲锋进行肉搏战,吴军溃兵后退无路,被迫向督战的大刀队发起反冲锋,一哄而过,夺路而逃,全线溃败。

此役第四军以张发奎第十二师和叶挺独立团为攻击队,第八军第八团和第一军第二师为总预备队,随第四军推进,由于攻击队伤亡太大,总预备队都扑上前线冲锋。

叶琪率领第八军第八团,随叶挺独立团进行冲击。激战一昼夜,30日12时,革命军全部占领贺胜桥。至此,打开了通向武汉的大门。

战斗结束,叶琪率部打扫战场,他发现叶挺独立团一营官兵大部壮烈牺牲,见到士兵抬着中弹牺牲的一营营长曹渊,手还紧扣驳壳枪不放。他难过地摘下军帽致敬。

贺胜桥失守,吴佩孚迅速集结兵力,企图凭借长江、汉水固守武汉。

国民革命军决定发起武汉战役。攻克贺胜桥的部队于9月1日包围武昌城。
由于武昌城墙高筑,吴军防守严密,第4军攻城部队在缺乏周密准备情况下,先后于9月3日、5日两次攻城失败,伤亡严重,国民革命军决定对武昌城采取封锁围困。

前敌总指挥李宗仁在电话里对第八军军长唐生智说:“唐军长,武昌前线呈胶着状态,就看你军对汉阳、汉口进攻了!”唐生智坚定地说:“总指挥放心,我们一定拿下汉阳、汉口!”

唐生智放下电话,问参谋长龚浩和五师师长叶琪:“铁四军攻打武昌伤亡很大,还未攻下。总指挥下令我军进攻汉阳、汉口,如何打?”
   

 龚浩说:“铁四军官兵敢于牺牲,第八军官兵也敢于牺牲,打!”
叶琪说:“我不同意死打硬拼,孙子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次之。湖北暂编第二师为新建部队,战斗力不强,可派在贺胜桥俘

获的湖北军官,潜回第二师瓦解敌军!”

唐生智高兴地说:“此事看来你早有准备,就由你办!”

叶琪应声说:“是!”

第8军于8月26日开始在临湘嘉鱼间陆续渡过长江,9月5日向汉阳发起攻击。吴军湖北暂编第二师倒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刘佐龙任军长,配合第八军作战,9月6日攻占龟山。第八军第二师攻占汉阳兵工厂,第四师占领汉阳城。7日,第八军第二师渡过汉水,攻占汉口。吴佩孚率领残部北逃。第八军三个师主力追击,至16日相继占领武胜关、平靖关、鸡公山和九里关。

国民革命军攻占汉阳汉口后,武昌已成孤城。

9月中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下令,由第八军作为主力,率领第四军围城部队和新编第十五军,对武昌发动进攻。10月10日,唐生智命所部4个师发起进攻,攻城部队在吴军吴俊卿部反戈策应下,攻占武昌城,歼敌2万余人,生擒守城司令、吴军第八师师长刘玉春,湖北督理兼中央第二十五师师长陈嘉谟。
 

至此,第八军军长唐生智部队控制了湖南、湖北的大通道。
 

唐生智在全军师级军事会议上,赞扬了叶琪:“叶师长,进攻汉阳和武昌,你都使敌军倒戈的办法,不用血战就攻下城市,你是用何计谋?”

 叶琪谦虚地说:“敌军在我大军压境经历血战以后,其将领中必有求生之人,只要选准对象,必能促其倒戈!”
 

廖磊高兴地说:“叶兄多谋善计,使弟兄减少伤亡,有功!”
 

叶琪摇手严肃地说:“是唐军长指挥有方!”

各师长走后,唐生智要龚浩参谋长和叶琪留下,有事商议。

 龚洁参谋长说:“唐军长,我军攻占汉阳兵工厂,有许多各式枪炮和大批弹药,是否赶快装备我军各个师?”
 

唐生智高兴地说:“对,赶快装备各个师!”
 

叶琪说:“军长,我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唐生智笑着说:“说!”
 

叶琪说:“汉阳兵工厂的枪炮足够装备几个军,现在我军收编倒戈和俘获不少吴军官兵,我们应该趁这个机会扩为集团军。”
 

唐生智大笑:“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龚参谋长提醒说:“军长,扩军是要经国民政府批准下令的!”
 

唐生智果断地说:“我们可以边斩边奏嘛!”

 唐生智决定将第八军扩编为第八军、第三十五军、第三十六军、第二军、第十七军共5个军,分别以李品仙(第八军)、何键(第二军)、刘兴(第三十六军)、叶琪(第三十五军)、周斓(第十七军)为军长,成立集团军司令部,并自任总司令。
 叶琪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


       消灭孙传芳

 

北伐军在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城的血战中,全歼吴佩孚的主力,其主要原因是大批共产党员敢于牺牲的精神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叶琪在武昌城清理战场时,被共产党员这种敢于牺牲精神深深地打动,他对身边的师长感叹地说:“要是我们部队连营骨干有这种精神,就是一支打不烂的队伍!”。

歼灭吴佩孚部队的北伐军部队进占武昌以后,从广州到武汉的通道已全部打通。广州国民政府决定迁往武汉,历史上叫武汉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为主席,还增加谭延闿为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主席。唐生智的第四集团军和李济深第四军,就担负起保卫武汉国民政府的责任。

1926年9月上旬,国民革命军分三路进攻江西。孙传芳急从南浔铁路(南昌—九江)沿线和樟树地区调兵反击。

孙传芳将其在赣闽的部队编组为5个方面军,并设司令部于九江,亲自坐镇指挥,计划以一路主攻保卫南昌后,转由高安方向进击长沙;一路由武宁越过九宫山攻取湖北通山;一路由武穴渡江攻阳新,在咸宁、蒲圻间截断武昌至长沙铁路,然后北上解救武昌。

控制着湘、鄂的第四集团军司令唐生智,察觉孙传芳军的作战意图,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决定何键的第二军和刘兴的第三十六军,在长沙方向对付孙军进攻;李品仙的第八军和叶琪的第三十五军,布防武昌周围地区,反击孙军的进攻;周斓的第十七军布防武昌至长沙铁路沿线,防止孙军的突袭。

9月下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再攻南昌。

在此期间,孙军一部进占湖北大治、鄂城,一部进抵通山、崇阳,威胁武昌。

武昌城内国民革命军前敌指挥部告急。叶琪率领三十五军在崇阳与孙军进行激战。由于孙传芳部队两部逼近进攻武昌,叶琪知道三十五军在武昌外围难以抵挡数倍于己的敌人,他派专人秘密送信给正在江西激战的李宗仁,请求实行“围魏救赵”之计增援。

第七军军长李宗仁接到叶琪的密信,令人接通第三十五军的电话。李宗仁知道是叶琪接电话,就笑着说:“翠微兄,你要我帮你,怎么帮?”叶琪着急地说:“李将军,还要我在电话点明吗?在敌人屁股捅一刀就是了!”李宗仁哈哈大笑:“我明白了!”

李宗仁率部由阳新迅速潜入赣北,威胁九江、德安,九江为孙传芳总指挥部驻地,孙传芳被迫将西进之师东调。

在国民革命军进攻江西时,同时在福建开辟了战场。12月9日,国民革命军进占福州。

孙传芳连遭战败,求援于奉军张作霖,联合组成安国军,张作霖任总司令,孙传芳和张宗昌任副司令,抗击国民革命军进攻。
1927年1月上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决定进军杭州、上海,会攻南京。北伐军攻占南京以后,完成了歼灭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的任务。只剩下奉系张作霖部队占领的北京、河南和河北、东北的地盘。

在歼灭孙传芳主力战役中,叶琪的三十五军没有出战,只负责武汉地区的保卫,警卫武汉国民政府。这期间,他被任命为湖北省政府委员、军事厅厅长。他每周必到军事厅办公两天,做报告或批阅文件。他下班后就在厅内就餐,在餐厅上与各职员和雇员混坐一桌同吃,不搞特殊,也不另外加菜,不摆官架子。他要求上至参谋长下至各职员、雇员一律亲自动手,自己盛饭要菜,不准用勤务员添饭,侍立侍候,不准日常随便用勤务员办私事。

叶琪办事严谨,看上去表现严肃,很少显露笑容,但他待人却是和善宽厚的。由于他个子略矮,有时年长的下级请示时叫他“矮公”,他也不发怒,只是莞尔一笑,有古代晏子的风度。

叶琪在湖北身兼军政要职,并不自傲,经常注意北伐战争发展情况,他每周必召各师长开会,要求汇报各师官兵训练情况、当面之敌的敌情变化,同时通报北伐军作战情况。他在每次会议结束时总是说:“你们掌握部队不能掉以轻心,我要你们师今夜拉出来就能作战,做不到就会被敌人歼灭!”由于他抓得紧,部下不敢怠慢,师长们经常下连队进练兵场操练,因为他们害怕叶琪会突然来到练兵场。

叶琪是个多谋的人,平时行动异常机警,每出公差必改穿西装以掩其军人身份。1926年9月中旬,唐生智获悉孙传芳在九江重组5个军进攻鄂、湘情报后,他除了下令李品仙的第八军和叶琪的第三十五军防卫武汉地区外,还派叶琪到长沙,与何键的第二军和刘兴的三十六军协同,主要研究湖北与湖南边境几个军联动的配合问题,防止孙传芳部队在部署薄弱地方突破。

当叶琪从长沙开完会乘飞机返回武汉时,飞机出现故障,不得不迫降在孙传芳部队控制的防区飞机场,叶琪在迫降时身体受伤,而同机的一个外国人安然无事。这时机场内外有大批孙军官兵警戒,情势非常危险。叶琪在军校受过英语训练,他当即用英语要求外国人帮助,要求外国人自认为牧师,叶琪为牧师翻译,由于他诚恳的要求,英语也较纯熟,外国人同意了。叶琪蒙过孙军官兵的密查而脱险。

1927年2月2日,叶琪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第三十六军副军长,后调任第五军军长,还是唐生智的第四集团军部队。叶琪离开了原来的第三十五军。第五军是新编部队,他要重新训练第五军的官兵。在他的心中只知道“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没有半点不满。

但是他不知道,正当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刻,风云突变。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武汉国民政府“七?一五”公开反共,大批杀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8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在庐山谈判,实现宁、汉合流。组成“中央特别委员会”,蒋介石被逼下野。10月,唐生智发动“西征”,夏威和叶琪两军拒不发兵。唐生智兵败,宣布下野。 1928年初,唐生智所部被国民政府收编为三个军。李品仙为第八军军长,廖磊为第三十军军长,叶琪为第十二军军长。

叶琪从湘军将领变为桂军将领。

6月5日,叶琪率部参加第二次北伐。8月20日,叶琪参加白崇禧在北平召开的军事会议。山西阎锡山紧急求援于白崇禧,白即派叶琪率第十二军驰援,解阎锡山主力部队被包围之危,逼张作霖部队退兵东北。9月9日,叶琪率第十二军攻克唐山。第十二军直逼山海关。白崇禧下令不许进攻东北,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下令白祟禧派人往东北密谈,争取东北和平易帜。

这时日本关东军制造皇姑屯血案,张作霖被炸身亡,由张学良主政军事。

10月12日,白崇禧秘密要求叶琪,游说奉军张学良和杨宇庭,力争奉军易帜。叶琪大力施展灵活交际手腕,秘密与奉军军官交往,表示不进攻的诚意,备受奉军上中层军官欢迎,使正在山海关相峙的奉军消除敌意,无形中达成互不侵犯默契。叶琪随后与奉军军官秘密到沈阳,经几天与张学良密谈,10月29日,张学良同意派代表赴京谈判易帜,叶琪偕奉军张学良代表米春霖等,由沈阳抵北平,达成协议。叶琪最终解决东北问题。

不久,叶琪的第十二军调回武汉。

1928年7月,已复职的蒋介石在南京郊区小汤山召开“军队整编会议”,重点压缩桂系军队,李宗仁、白祟禧不同意。蒋介石决定出兵消灭桂军。白祟禧令叶琪第十二军从武汉进攻长沙,因为第四集团军第二军长鲁涤平已投蒋介石。叶琪迅速包围长沙,并劝走鲁涤平。桂军在武汉与蒋介石一战兵败,桂军遭受重创。8月28日,蒋介石下令电告湖南何键:“ 对叶琪撤职查办,第十二军交何键指挥。” 叶琪离开第十二军,带领一个警卫排,从常德经长沙绕道邵阳到广西,接着到香港定居。

1930年8月,叶琪返回广西,出任第四集团军总参谋长(加上将衔)。

 1935年7月8日上午6时30分,叶琪从家门乘高大棕色的日本军马往总部办公。在路上,骑马两次受汽车所惊狂奔,叶将军被马摔在坚硬的马路上,他当即神志昏迷,不能言语,军警急忙把他抬到附近军医处。白崇禧、黄旭初闻讯赶来,惊惶失措。不到半小时,血从叶琪鼻中溢出,叶琪呼吸停止。据医生说:“ 是震碎后脑膜,无法抢救。” 白崇禧非常悲痛,放声痛哭。

 叶将军享年45岁。
 

遗体停广西省党部,用最好的柳州楠木装殓,身着黑色白花陆军上将大礼服,戴白缨帽饰军帽,腰挂指挥刀。入殓时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文武官员均亲临祭奠。
 

开过追悼大会后,船运灵柩往梧州白云山南蛇岭,筑墓建碑盛葬。途经沿江各县时,各县也沿江岸设祭。

在南宁开追悼会时,蒋介石派王季陆为代表参加吊唁,送来挽联:“北伐中原,屡以神奇成伟绩;西临蜀会,那堪驰骋失元良。”。


上一篇:父爱如山

下一篇:初探《苍梧总督军门志》

返回列表

二维码

本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