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民国时期梧州三次铸银币
作者: 陈克伦日期: 2013-11-25来源: 本站 打印

民国初期,广西战祸连连,经济崩溃,只能铸造面值很小的银币(即银毫)应市。当时在市场大米每担卖到了7元,可是一般工人的工资每月才20元左右,购买力很低。

当时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梧州,曾三次铸造银币。

 

第一次铸币:

 

陆荣廷改造广西铜元局

 

1919年,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主政广西,地位稳固,便想改变长期依赖在广东搭铸东毫(即广东铸造的银毫)的被动局面,将清朝留下来的广西铜元局(设在梧州)改造成广西造币厂,自己开铸西毫(即广西铸造的银毫)。据高庆民《广西银币散记》记载:当时香港市场生银较便宜,铸造一只双毫(两银毫)的成本只需一角八分……”梧州离香港很近,运输生银方便,这使得在梧州铸造银币成为了可能。当时梧州的造币厂地址就在现在的西堤二路原市日用化工厂内。

 

陆荣廷在梧州铸造的银币重5.4克,直径28.5毫米,正面中心圆略凸,边由84粒圆珠组成珠环,珠环两旁各有一朵四瓣桂花,背面是英文,96粒圆珠组成珠环,两旁亦各有一朵四瓣桂花,中间是阿拉伯数字“20”

 

知识出版社19948月出版,由李龙编著的《中国银币鉴定与交易》251页的《广西省银毫辅币》一文中说到:广西省民国八年(1919年)首次铸行银毫……”可见,梧州这一次铸造银币,亦是广西第一次铸造银币。此次铸币数量很少。

  

  第二次铸币:

  沈鸿英设厂仿铸东毫

  

  1923年,广西正处于新旧桂系军阀割据的局面,双方大动干戈,陆荣延复出后占据南宁、龙州一带,李宗仁占据玉林,沈鸿英占据桂林、平乐、八步、梧州。

  沈鸿英是陆荣廷旧部,他野心勃勃,逼孙中山任命他为广西建国军总司令,在梧州市设立总司令部,联合李宗仁打击陆荣廷。候雅云在《梧州铸币简史》中说到:沈鸿英当时在梧州发行一种军用票,强制商民使用,但军用票在梧是没有储备基金不能兑换的空头钞票,在社会上没有作用,形势迫使沈鸿英在梧州设立铸币厂,鼓铸二角银币……”高庆民在《广西银币散记》中则称:沈鸿英占据梧州,成为广西新军阀头目,梧州当时是广西最大的通商口岸,市场缺乏辅币,沈氏乘机设立梧州造币厂,于19233月铸造银币。

  沈鸿英在梧州设厂仿铸的东毫,重量比东毫轻二分。该币重4.9克,直径23.5毫米,背面珠环98粒,两旁为五瓣桂花图案,含银量很低,只有57%左右。这是梧州第二次铸造银币,铸量不详。

  

  第三次铸币:

  西毫”“东毫兼铸

  微雕技术精湛

  

19255月,梧州市场因西毫质劣,发生拒用风潮,此时新桂系李、白、黄刚上台执政。8月,黄绍竑任广西省政府主席,为巩固政府政治,振兴广西经济,重建了广西省银行并在梧州设立总行。广西造币厂也在梧州重建,回收各版劣质西毫改铸新西毫,统一使用西毫作为主要货币流通,想把东毫地位贬低。这就是梧州第三次铸造银币的历史背景。

 

梧州作为广西最早铸造银毫的地方,多年来除铸造西毫外,还铸造了很多东毫。这次梧州铸造的西毫,数量之多,质量之优,工艺之精,前所未有。据《梧州金融史上卷》记载,此次铸造的是一种币面有嘉禾花纹的双角银毫,分为民国十五、十六年两种。改铸结束后,省府发出通告,将嘉禾银毫定为广西省的主币。

 

梧州这次铸造的银毫,与广西以往及全国其他省份同类银毫都有所不同,工艺精细、造工讲究。以往银毫正面的中心点都是光凸点,但这两年梧州的嘉禾银毫在凸起的中心点,有一只极小的阴文西字,俗称中心西,这需要用微雕技术才能造成,观看时往往要用高倍数的放大镜才能一窥全貌。

 

广西以往的银毫正面两旁多是桂花或是花,背面是小圆点,其他省市的银毫亦差不多采用这样的图案。但这次梧州铸造的西毫正面两旁是禾穗花纹,民国十六年(1927年)的银毫还有禾根六脚和七脚两种版本,铸工精细,不使用高倍数放大镜是绝对看不到的,是不可多得的工艺品。


 

黄伟存是广东顺德人,1892年生。早年求学于广东雕刻研究所,进中央 造币厂前曾任广西梧州造币厂总工程师。193723日,由上 海中央造币厂技正王寿全介绍,黄伟存进厂任技佐,同年710 日起主理雕刻室,接着因为抗日战争,9月调至武昌分厂,随后 撤至广西桂林分厂任技师兼雕刻股股长。解放后,他随着中央造币厂播迁台湾,终老于台湾。

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伟存随着中央造币厂 迁往桂林,这段抗日期间,他雕制十多种有签名的纪念章,这 些纪念章题材范围甚广,人物、风景、建筑、凉亭、孔雀、狮 子,还有扁舟帆船、拱桥牌楼以及正在冒烟的烟囱等,精采丰 富,变化多端,做为钱币雕刻师,而勇于突破钱币的狭隘空间 ,运用白描,尽力挥洒,粲然成林,是中国近代货币艺术的奇 葩,弥足珍贵。

广西15162角银毫为著名雕刻家黄伟存雕模


上一篇:苏元春

下一篇:冰泉豆浆与《梧州日报》

返回列表

二维码

本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