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总结
  • 党派工商联简介
  • 专题报道
  • 文史资料
  • 理论研究
  • 媒体报道
  • 规章制度
  • 政协知识
念好“三字诀 ”夯实履职平台
作者: 市政协委员联络工作办公室日期: 2022-12-15来源: 本站 打印

近年来,梧州市政协把建全、做实、用活"1+7+N"委员履职平台作为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和抓手,推动政协履职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一、念好"全"字诀,推进平台建设全方位延伸

按照"不建机构建平台"的思路,以进社区助力基层治理、进农村助力乡村振兴、进企业助力工业振兴、进学校助力科教振兴"四进四助"为抓手,持续搭建群众乐意来、能够来的"1+7+N"广泛多层向基层延伸履职平台,推进平台全方位延伸。一是建好建强委员联系中心这"1"联络"中枢"。二是与7个县(市、区)政协共建7个"三级"政协委员联络中心工作站。三是在居民小区等贴近群众的地方,通过市县共建、界别联建、借力拓建等活建"N"个室(站、点),先后建成了28个县级联络站(点)、17个政协书屋、11个界别委员工作室、15个求同茶室和6个大湾区联络站,让群众真切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如,借助市县两级政协在佛山等市建立6个委员联络工作站,宣传推介梧州,汇聚招商引资信息,仅今年,金海不锈钢、鑫锋不锈钢等委员企业,通过平台以商招商,促成了再辉高端不锈钢精品深加工等6个项目顺利签约,总投资额33.5亿元。目前,全市"三级"政协1700多名委员全部入驻工作室(站、点),形成了区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履职大合奏。202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来梧调研,对"1+7+N"委员履职平台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念好"实"字诀,一体化做好制度机制安排

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原则 ,一体谋划研制各类制度机制,并一体推动落实,写好"实"字文章。一是强化专班推动。组建9个"1+5+N"协商专班并制订运行机制,负责推动平台建设,引领理论武装,推进履行职能。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制订《梧州市三级政协委员联络中心工作方案》等制度规范,以制度保履职,以规范促落实。三是强化建管运行。坚持"六有""六坚持""五个一"原则,规范各类平台建设、管理和运行。四是强化经验推进。今年组织召开"全市政协委员工作站(室)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现场观摩和学习交流,深入总结和展示市县两级政协探索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相互整合、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界别群众的创新作法和典型经验。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市政协各委室通过这些平台或委员借助这些平台,组织开展各类履职活动350多次,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0多件,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50多条,提交提案50多件。

三、念好"活"字诀,推进"一平台一特色"建设

按照"突出特色、提升质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专门委员会和界别的作用,在建好的基础上,用活"界别"特色,"活"用委员专长,推动各具特色的平台建设,推进"双向发力"。如,蒙山工作站立足农业农村工作,按照"共融、绿色"东融要求,持续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发展开展调研协商,并通过住梧自治区政协委员向自治区政协提交了《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桂东南交易中心的建议》,南宁海关、梧州海关等承办单位高度重视,专门在蒙山县举办"关企面对面"会议,落实提案建议。苍梧工作站,充分发挥工作站副主任谭爱云作为六堡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用,立足"茶"乡特色,写好"带"的文章,组织263户农户成立合作社,种植六堡茶2560亩,直接带动30多户困难户种植六堡茶200多亩,合作社年销售六堡茶近1000万元。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把政协党的建设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结合起来,把中共党员联系非中共党员委员制度与界别工作室工作一体安排,着力推动党建与工作室日常"五个一"履职活动相融合,组织中共界别委员与民进、特邀人士界别委员共同履职,发挥了"关键少数"和"先锋带头"作用。此外,经济界别委员工作室建言高质量发展,提交《关于出台再生资源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提案》,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提案;九三学社界别委员工作室今年提交《构建再生资源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提案,被列为市政协"一号提案",由市委书记和市政协主席领衔督办。

经过近三年的持续用力,梧州市政协"1+7+N"平台建设逐步成为委员学习交流的平台,联系群众的"驿站",服务群众的桥梁,了解社情民意的载体,政协"三个重要"的坚实依托。今年11月,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十一届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来梧调研期间,对梧州市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建设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批示"梧州市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具有特色.......值得认真总结推广。"

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以这次会议精神为指导,把上级领导的鼓励转化为工作动力,推动委员工作室扩面提质、巩固深化,确保委员工作室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政协履职服务更聚人气、更接地气。

本文是2022年12月15日在自治区政协召开的全区政协委员联络站(工作室)建设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口头发言材料。


上一篇:政协委员“动”起来,提案工作“亮”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列表

二维码

本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