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经验总结
  • 党派工商联简介
  • 专题报道
  • 文史资料
  • 理论研究
  • 媒体报道
  • 规章制度
  • 政协知识
政协委员“动”起来,提案工作“亮”起来
作者: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日期: 2022-12-09来源: 本站 打印

梧州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做好提案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促进政协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用心用情培育,让提案"提"得更精准

我们注重事先"培育"提案工作,在提案选题、开展调研、形成初稿、讨论修改、最终定稿等五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

一是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提案培育工作由主席带头谋划部署、策划选题、调研协商、撰写修改,分管副主席具体抓落实,办公室统筹协调,提案法制委员会组织实施。各专门委员会注重发挥党员委员的引领带动作用,带领党外委员聚焦发展大局和民生关切,结合自身界别和专业背景,精心选题、精细调研、精准提交。

二是重点培育自治区政协提案。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四次和五次会议召开前,市政协提早谋划并召集住梧自治区政协委员,专题研究提案培育工作,由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在广泛征集议题、深入开展研究的基础上,向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提出提案选题参考方向,各专门委员会负责收集选题,经筛选后提交主席会议审议通过。由罗剑等委员提交的《关于出台再生资源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提案》,由于选题准、建议实被列为2021年自治区领导督办重点提案,所提意见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推动自治区层面出台了《关于支持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该提案被评为2021年度自治区政协优秀提案。

三是精心调研、精细打磨提案。选题确定后,由主席、分管副主席带队,率领提案人和相关委员深入开展调研,形成提案,经主席会议审议通过,确定"1+10"件"1号提案"和重点提案报市委主要领导审定。报送自治区提案选题则积极联系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征求指导意见,由住梧自治区政协委员黄振饶、曹垂龙提交的《关于加强前瞻性研究,完善政策体系,打造绿色产业发展"广西样本"的提案》,经多次会商研究分析后,不断修改完善,直至定稿。该提案确定为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周异决督办重点提案。

二、发挥界别优势,让提案"亮"出"高言值"

我们注重发挥界别优势和委员特长,通过成立界别委员工作室,为界别委员履职"搭好台"。

一是搭建委员履职新平台。今年5月12日,梧州市政协首个界别委员工作室---中共、民进、特邀界别委员工作室在益远律师事务所正式挂牌成立;之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梧州市政协11个各具特色的界别委员工作室全部挂牌成立,实现了29个界别全覆盖。

二是以机制激励委员。先后出台《建设梧州市政协界别委员工作室的实施方案》《梧州市政协界别委员工作室管理办法》《政协第十三届梧州市委员会界别召集人制度》《政协梧州市委员会各委(室)联系界别、委员工作办法》,对参与界别活动积极的政协委员,制订评分细则,充分调动委员开展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是引导委员"唱好戏"。按照界别委员工作室每年开展"五个一"活动要求,引导各工作室定期开展学习交流、读书讨论、专题调研、专业讲座和联谊交流,每个界别委员工作室每年至少报送一条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民建、农林界别委员工作室针对乡村道路仍存在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管理养护存在明显短板等"重建设、轻管养"等问题,邀请相关领域的委员、专家反复研究,深入调研,形成《关于建管并重,消除我市乡村道路管养"空白区"的建议》,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三、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让提案"督"出新成效

在提案督办中,我们发挥委员优势特长,靠前督办协商,促进了凝聚共识和采纳落实。

一是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了《政协梧州市委员会"一号提案"和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试行)》《政协梧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联动机制》《梧州市政协"1+5+N协商专班及运行机制(试行)》等制度机制,逐步形成了主席会议专题协商、领导领衔督办、委员靠前督办、各专委会协助督办等提案办理协商方式和工作机制,让委员成为提案督办协商的"主角"。

二是协商专班委员显担当。创新组建9个"1+5+N"协商专班,每个专班由1名市政协领导牵头,5名机关干部为"班底",根据履职需要,邀请N名界别委员"进班"。在"一号提案"和重点提案督办中,邀请3-8名熟悉本议题的委员"进班",力促"办结提案"向"办实提案"转变。教科卫体委工作专班邀请4名医卫界别委员参与《关于加强我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尽快解决一线疫情防控力量弱的建议》重点提案督办。专班委员就落实办理成果进一步提出真知灼见,得到市委领导重视,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市县疾控机构开展工作。农委协商专班"进班"委员彭雪梅委员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建议》,推动全市各单位形成一盘棋合力推进整治工作,2022年全市投入资金7.32亿元用于农村环境改善工程。

三是抓好提案的重中之重。"一号提案"是政协提案的重头戏,围绕提好"一号提案",经过主席会议研究讨论,将九三学社市委会与王学武委员分别提交的两篇同类型议题提案进行合并,形成《构建再生资源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案,被确定为2022年市政协"一号提案",得到市委的高度重视,首次由市委书记、市政协主席领衔督办。另外,《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10件重点提案分别由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领衔督办,实现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参与政协提案督办工作全覆盖。市委书记蒋连生对市领导领衔督办的"一号提案"和重点提案作出批示,明确办理工作要求,有效推动提案办理,促进问题解决。杨军平委员提出的重点提案《关于推动梧州综合保税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助力加快梧州综合保税区建设和验收申请工作,2022年8月申请国家验收,2022年10月通过南宁海关联合预验收,争取年内实现封关运营。

截至目前,2022年市政协"1+10"件"一号提案"和重点提案已全部办复,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认真办理其他提案,推动了提案办理工作提质增效。

新时代提案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双向发力,突出质量导向,推动全过程协商,充分发挥提案助推梧州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本文是2022年12月9日在自治区政协召开的全区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口头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