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入桂"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务实之举。今年3月,自治区政协发出"引企入桂·委员行动"倡议后,梧州市政协积极响应,结合梧州市委、市政府"产业兴市""作风兴市"的工作部署,迅速行动起来,在"引企入梧"行动中,当好组织者、智囊团、宣传员、引线人,彰显了人民政协的担当作为,为推动梧州全面"东融"、 加快建设广西东大门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一、有倡议、有部署,当好"委员行动"的"组织者"
党委政府有部署、政协就有行动。我们以贯彻落实市委"产业兴市"" 作风兴市"精神为契机,向全体政协委员发出"引企入梧·委员行动"倡议,号召政协委员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的招商引资工作要求,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投身到"引企入梧"的工作中。把助力"引企入梧"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作为践行初心使命、弘扬"新时代梧州精神"、强化责任担当的具体行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产业兴市"的工作部署,出台市政协助推"六大产业"发展工作方案,"以主席领衔、专委会牵头、委员行动"的形式,组成"委员助攻方阵"六个,分别对应"六大产业"做好聚人心、汇众智、解难题、促发展的工作,努力营造全市各族各界共同关心"产业兴市"、人人关心"引企入梧"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凝聚起梧州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二、研思路、谋良策,当好"引企入梧"的"智囊团"
建言资政是人民政协的本质要求。人民政协是人才库、智囊团,这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我们紧紧抓住梧州经济发展的关键,以助推"六大产业"成"树"成"林"为目标,着力在"强龙头、补链条、延链条"上为"引企入梧"提供智力支撑。一是围绕"东融背景"下梧州加快经济发展问题,组织经济界委员、联合梧州学院的教授、学者,以及市直有关经济部门负责人,深入调研,形成了2.6万字的调研成果《东融背景下梧州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为梧州加快"东融"、开展产业招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出多方位的意见建议,为"引企入梧"、精准招商提供参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主要领导作了批示。二是继续开好市政协每季度一次的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提出思路和对策。针对疫情防控形势下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4月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在研深研透国家出台的"六稳"政策基础上,提出了用好用足各类企业扶持政策、帮助市场经营主体活下来,抢抓"新基建"机遇、拓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路径等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采纳。三是开展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物流规划和建设等多个课题调研,建言献策;督办《关于加快"六大产业"规划落地实施》《深化中介收费改革,改善我市营商环境》等一批事关加快发展提案,推进相关工作落实落地。
三、真服务、善服务,当好营商环境的宣传员
营商环境就是发展先机。从企业的角度看,每个单位都是地方形象、每个人都是营商环境。政协机关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政协的窗口和形象,要在真服务、善服务中做好营商环境的宣传员。我们结合市委、市政府开展的"三年三工程"活动,把机关干部编成9个组,对应正副主席对61个(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突出事项开展督导服务120多次,在推进工作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发挥好机关对政协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的带动作用,组织相关政协委员和党派团体机关干部参与到相关履职活动中,一级带一级、在履职中带动营商环境的共建。坚持问题导向,带着复工复产政策、带着解决问题的真诚走企业、进工地。7月6日,在陪同自治区政协专题调研组在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调研,得知园区企业要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诉述后,主席第二天便带调研组来到园区,就加强物流规划,提效率、降成本等进行深入调研。广西超能新能源公司扩大产能流动资金不足,主席带着银行上门,现场协调落实。有意混改的茂圣茶业说出想法后不久,主席就带着市金投负责人到企业协商。面对永达不锈钢企业"货款到期、市场供销断链,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主席在企业现场拨通了银行负责人的电话,协调落实了货款延期、增额、减息等问题。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市委市政府"引企入梧"项目,负责项目推进工作的副主席长期坚持一线协调问题,为保证项目顺利验收,该副主席放弃端午节休假,连续五天在工地督战。投资300亿元的冶金新材料项目也是"引企入梧"项目,身兼项目副指挥长、征地拆迁组组长的另一位副主席,现场协商大大小小问题20多个,用短短的4个月时间完成征地8900亩,创造了梧州项目征地拆迁新记录。我们还在市政协三级政协委员活动中心万秀、长洲、龙圩站分别搭台,组织三次政策宣传、银企问题对接会等,让金融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协商解决困难和问题。
四、用真心、付真情,当好"引企入梧"的"引线人"
政协委员联系面广、朋友多,我们充分发挥好政协委员、尤其是企业经济界这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通过"点对点"重点沟通和经常性履职联系,用真心实意来赢得委员及其所在行业商会为"引企入梧"穿针引线。疫情期间,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积极推介我市相关投资项目,联系并做好意向企业来梧考察洽谈。身兼市商贸物流园区工委书记的副主席,主动服务推进投资1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博览中心的征地、建设等10多个问题的解决,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主动对接中农联控股有限公司宣传推介梧州,使中农联梧州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进入实质性建设。另一方面,坚持在做好现有企业"保姆式"服务工作、赢得信赖的基础上,发挥好工商联和工商经济界委员"在商招商"的作用,鼓励委员介绍朋友来梧投资。在建的投资额5亿元的中永兴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就是伍灼富委员"在商招商"引进来的项目。黎承健委员通过藤县钛白产业园区建设,引进三家投资超亿元的"补链"企业,也正在洽谈中。黄清池委员投资8千万元建成岑溪市三兴石材园区后,通过以商招商引来了4家投资约3亿元的企业入园,同时,经他牵线,上个月岑溪市又成功招商签约了投资300亿元的南部(岑溪)石材循环生态产业园项目。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市政协委员参与到"引企入梧"的相关工作中,120多名委员参与招商引资工作。1~6月,梧州市"三企入桂"在谈项目191个,拟投资总额2033.28亿元,已签约项目85个,投资总额1020.64亿元(数据已上报,待自治区投促局核准),这些成绩包含政协委员的努力和付出。
(本文是在自治区政协"引企入桂 委员在行动"工作推进会上的口头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