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
  • 党派工商联简介
  • 专题报道
  • 文史资料
  • 理论研究
  • 媒体报道
  • 规章制度
  • 政协知识
甘日文委员:加强我市受旱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作者: 甘日文日期: 2013-05-19来源: 本站 打印

从2011年起,中央发文件非常重视和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投入的资金也相当大。但相当大部分资金是用于病险水库、防洪堤坝建设与整治等方面,而对于受旱农田的灌溉、农田灌溉用河流陂坝、灌溉主水渠以及分支水渠的治理力度偏小。我市不少农田水利设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有的已年久失修,灌溉能力不高;有的没有灌溉设施,靠天下雨插秧,因而导致出现连片受旱受灾。如去年晚造,有的乡镇因旱灾而又无灌溉设施导致几十亩、几百亩连片水田受旱,无法插晚稻。有的插上了晚稻,但在晚稻孕穗期、抽穗期干旱缺水,部分稻田因干旱龟裂有脚拇指头那么大,严重影响晚稻抽穗扬花和结实,影响产量。因此,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十分重要、紧迫。

建议:一是组织各级政府开展全市性连片受旱农田情况摸底调查,摸清受旱农田的位置、数量,受旱原因和解决办法。

二是调查结果出来后,派出有关水利专家对全市受旱农田进行逐一排查分析,提出并设计解决连片受旱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方案,对从主水渠无法到水的水尾田垌,考虑从附近河流中建立新泵站,或打井抽取地下水解决。连片受旱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方案应包括建设大小河流农业灌溉大小堤、坝,供水主渠和分支渠道硬化、大小抽水泵站建设、储水池建设、受旱田垌打井设计及建设方案等。

三是由专业部门对各县(市、区)调查整理上报的受旱农田灌溉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分类,向上级争取支持资金,统筹安排项目建设,分县(市、区)、分年度、分责任、分批分次招标修建,不断完善受旱农田灌溉设施,提高灌溉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