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丕立委员:无偿献血要有机制保障
我市从2006年3月1日开始实行无偿献血,至今近六年,取得很大成绩。配置了5部采血车和一个采血屋。其中,二部采血车在市区采血,三部采血车在三县一市采血。全市每月采血量90万毫升。虽然采血量年均以6%的速度增长,仍然满足不了全市每月110万毫升的医疗服务需求量。去年以来,一直处于用血紧张的局面。如此下去,势必会给医疗救治工作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
究其原因,主要是:无偿献血公益宣传未形成经常化,宣传广度深度不够;社会未形成共识,群众参与热情不够高涨;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团体献血活动组织乏力;固定献血点设置不够合理。
为了突破我市采供血工作中的瓶颈,改变血液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仅靠采供血机构的自身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卫生、医疗、服务机构高度重视,合力重抓血液采集、管理、使用的工作机制。拓宽献血渠道,重点抓大专院校、企业、部队,面向社区,拓展城镇,形成社会化。创新宣传形式,在公共场所设立永久性宣传广告牌,在电视、报纸经常播放和刊发献血公益广告,形成无偿献血公益宣传制度化。增加投入增置设备,增加采血点,方便群众献血。将无偿献血工作纳入我市各单位文明创建工作,年年考核。这样,才能大力推动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有序开展,更有力地保障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