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
  • 党派工商联简介
  • 专题报道
  • 文史资料
  • 理论研究
  • 媒体报道
  • 规章制度
  • 政协知识
如何兼顾“烟火气”与“文明风”?梧州网友热议流动摊档占道经营治理
作者: 梧州政协网日期: 2025-08-19来源: 梧州零距离 打印

8月13日,本网报道了万秀区龙山路一带夜间临时摊档沿街经营影响通行的情况(此前报道),引发不少市民热议。

1_结果.jpg

多辆三轮摩托车并排停靠在行车道边缘售卖食品。记者 陈凡 摄


对于流动摊档占道经营该如何整治,不少网友在留言区展开讨论、建言献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有什么“金点子”。

2.gif

@来喽:城市要发展,也要接纳地摊经济。

@K&Jen:业态的存在,必然有其背后的市场。希望城市综合治理着眼于百姓能安居的同时也能乐业,正所谓“安居”“乐业”嘛。

@徐誠聰:一个是在附近规划位置,另一个是增加监管和提升食品安全。

@Aries:在附近划设区域,引导摊贩在划定的区域内摆摊。占道摆摊的必须严格执法,疏堵结合,没有了客流量在路边,自然发展不起来。

@Crystal:这种摊档卫生问题堪忧,还是要规划一个固定区域,登记后才能营业。


图片

流动摊档治理不仅关系着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一环。市政协委员、梧州学院机械与资源工程学院院长钟山认为,当前梧州市部分流动摊档占道经营导致道路拥堵、环境卫生恶化,甚至引发矛盾纠纷,监管整治呈现“整治—反弹”循环,难以根治。问题根源在于以下三方面,首先民生需求与管理之间存在矛盾,即一方面流动摊档为市民提供便利生活服务,另一方面也因缺乏规范管理导致公共空间被无序占用;其次是政策落地不足,尽管梧州市城市管理监督局已出台《夜间经济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方案》,但临时摊点规划、配套设施(如充电桩、垃圾桶)覆盖仍不完善;三是协同机制待加强,相关职能部门间联动不足,如二手车行占道经营问题涉及多个部门,易形成监管盲区。


对此,钟山给出三点建议:疏堵结合,科学规划。参考重庆垫江县“一园两用”模式,在校园周边、商业区划设临时规范摊位,明确经营时间、摊位规格及经营范围,推动“游摊”向“坐商”转型;优先利用闲置空地、边角地带设置摊区,如梧州学院周边可试点“美食长廊”,配套分类垃圾桶、油烟净化设施,兼顾烟火气与秩序感。


强化长效监管机制。推行“城市管家”包片管理制,将摊区卫生、经营秩序责任到人,实施动态考核;联合城市管理、交警等部门,对屡教不改的无证经营者依法取缔,对规范经营者简化审批流程,提供经营指导。


科技赋能与舆论监督联动。借助“群众提·委员议”栏目,建立“市民投诉—委员建言—部门整改—媒体回访”闭环机制,通过新媒体平台实时公示整改进展;利用智慧城管系统,对重点区域占道经营行为进行AI识别预警,提升执法效率。


总之,流动摊档治理需平衡民生需求与城市秩序,建议以“规范代替驱赶、引导代替处罚”为原则,既保障摊贩生计,又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期待通过多方协作与创新实践,让梧州的街头巷尾既有“烟火气”,更有“文明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