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村支委、村委“两委”干部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长期战斗在最基层的第一线,工作内容繁多,责任重大,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精神可嘉。
但是,在下乡工作中了解到,村“两委”干部也有很多无奈、困惑和苦闷。一是工资低。目前,我市村“两委”干部的工资是十年前定下来,至今一直未变动过,与城里低保差不多。大都是这样:村支书、村主任为每月750元,副支书(副主任)每月700元,村小组干部则为每月650元。在物价还在持续上涨,生活消费指数还在持续上升的情况下,这个工资收入显然微薄偏低,加上日常的通讯费、摩托车燃油费开支,生活压力就更大了。二是无养老保险。三是无重大疾病医疗保险。这“一低二无”重重地压在村干部肩上,导致部分村干部心理失衡,影响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影响到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也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建议:
一、市相关部门对村干部的工作和待遇情况作一次调查摸底,作出改善村干部待遇方案,报市里批准后,由县(市、区)政府实施,提高村“两委”干部工资收入。建议采取“基础补贴+绩效补贴”的结构性补贴办法,提高农村“两委”干部的工资待遇。
二、建立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经费自然增长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市、县(市、区)财政逐年增加村干部工作经费预算,确保乡村工作正常运行,进一步调动村“两委”干部工作积极性。
三、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障制度。按照“市县统筹、保障有效、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使村干部老有所养。
四、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村干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为其解除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