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议政建言
  • 党派工商联简介
  • 专题报道
  • 文史资料
  • 理论研究
  • 媒体报道
  • 规章制度
  • 政协知识
黄鹏、欧盛刚委员:切实加强液化气钢瓶安全监管
作者: 黄鹏、欧盛刚日期: 2013-09-24来源: 本站 打印

液化气被广泛应用,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使用能源。但是,液化气罐瓶的使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是相当一部分的液化气钢瓶缺少检修,早已过了安全使用年限仍在流通使用。二是居民家中备用液化气钢瓶没有按照安全要求存放。三是街头密集的大排档、小吃摊点使用液化气,炉具与气瓶相距很近,且电源线乱拉乱搭,防范措施不足安全隐患多。四是无良商家低价出售“三无”钢瓶、配件,违法灌装,坑蒙顾客。这些问题应引起监管部门的足够重视。

造成隐患的主要原因:1、群众的安全意识淡薄,对液化气钢瓶使用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2、钢瓶流通使用复杂,缺少档案管理,市场监管不力。3、相关部门安全宣传教育投入不够,宣传不到位。4、行业执法力度不够,对不法分子查处不力。

为此建议:1、明确职责,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大对《特种设备检查条例》、液化气钢瓶定期检测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资料、漫画、案例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做列入村入户宣传,营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浓厚氛围,强化安全意识,增强企业、居民安全责任意识。2、整顿液化气市场,遏制液化气钢瓶来源、使用、监管混乱局面。在物价、安监等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实行企业气瓶统一采购、统一管理办法;有偿收购民间气瓶,对过了使用年限的坚决报废,对还能使用的标清可使用期限,指导用户正确使用气瓶。实行气瓶、用户登记和使用保管跟踪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安委会要与企业签订责任书,用户要与企业签订承诺书。建立气瓶使用情况随机问查和到期的气瓶告知用户机制,把检验、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液化气使用常态化管理,提高气瓶流动、使用安全性。3、严格经营企业准入门槛,强化对充装、检验单位日常化经常化巡查监管。指导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备周转瓶和备用瓶,规定企业不得充装非单位的和用户自存的钢瓶。4、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部门联合执法,严查排查薄弱环节,从严从重查处违法案件,切实有效消除安全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