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兼多重角色。三尺讲台上,他是教书育人的良师益友;烛光行动中,他是解疑释惑的指路明灯;参政议政中,他是关注民生的优秀委员。他就是20多年如一日用心传播真善美的梧州市长洲区政协委员、市十一中校长、民盟梧州四中支部主委纪建超。
用心教书育人
"初为人师,我就深深感受到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场生命的奔跑。为了让学生走向更宽广的世界,我暗下决心要做好他们的同行者。"在长达15年的日子里,纪建超在梧州市教育局直管的农村学校、第十二中学当老师。学校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父母常年外出务工,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与成长。这些孩子犹如脱缰的野马般缺少管教与关爱,其中更不乏一些问题学生。但是,透过那一双双轻轻翻开书页还沾着泥尘的小手,一双双天真明亮的眼睛,纪建超看到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期盼和向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以仁爱之心走进学生的生活,倾听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困难,引领学生求知求真。而同学们也开始敞开心扉,向他倾诉,听他指引。一些曾经劣迹斑斑的学生,竟也开始树立目标,努力前行。此后,他历任了梧州市第四中学副校长、梧州市第十七中学校长、梧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等职务。无论风霜雪雨,无论酷暑严寒,他始终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与学生一同进步,一起成长。忙碌的付出,也让他收获满满的幸福。学生尊重他、信任他,优异的成绩、优良的人品回报于他,李宗泽、梁嘉晖等学生均被评为广西新时代好少年。梧州市第十一中学先后荣获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广西绿色学校、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广西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等荣获称号。从教25年,他先后荣获梧州市平安校园先进个人、梧州市优秀教师、梧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梧州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用心点燃烛光
"京南初中的变化离不开民盟梧州四中支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纪校长的悉心指导。"在京南初中从教二十年的校长陀平由衷地说。事实也的确如此,从2015年起,作为四中支部主委,纪建超积极响应民盟中央倡导的"同心·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每学期带领支部盟员到苍梧县京南中学送教下乡、播洒善心,开展学生结对、教师结对、共同教研、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经过多年的共同努力,京南中学教学质量由原来全县中等水平一跃进入全县前三名。
2021年与梧州市第十一中学结对的苍梧县岭脚中学教育成绩也由原来的中等水平进入全县第五名。尤其是近年来,他作为梧州市纪建超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西基础教育名校长工程培养对象,多次组织工作室成员及盟员教师到苍梧县旺甫中学、六堡中学、岭脚中学,龙圩区新地中学、大坡中学、中山中学,蒙山县文圩中学等学校进行教学研讨、师资培训,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共上示范课38节,专题讲座12次,培训教师300多人,激发教师增长才干,变智力输血为造血,充分发挥了名师、名校长的辐射引领作用,在今年3月被评为民盟中央社会服务先进个人。
用心履职尽责
"篮球场终于修好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了!"每逢看到孩子们在球场上兴高采烈地运动,长洲区大桥小学的老师们都交口称赞。这几年,大桥小学的球场从旧到新,路垌小学、倒水中心校的围墙从无到有,既是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也离不开政协组织的关注。其中,纪建超委员更是洒下了真情的汗水。
在长期的支教工作中,纪建超深切地感觉到农村教育和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尤其是经过深入长洲区各中小学调研,他发现部分小学运动场没有硬化,学校用水困难,有些小学没有围墙;321国道边的村校大部分无斑马线和减速带,也没有醒目的交通警示标语,存在着安全隐患;6所小学有部分学生的家与学校距离较远,这些学生中午自带午餐,冬天无法加热饭菜等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他马上撰写考察报告,并在政协长洲区四届三次会议上,作了题为《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大会发言,获得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相关建议也得到了及时的转化落实,打通一些关键的堵点和痛点。
多年来,作为民盟梧州四中支部主委,纪建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支部盟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支部每年提交的提案有5篇以上,5年来有15份提案被各级政协组织采纳。他本人也连任两届长洲区政协委员,先后撰写了集体提案3份、个人提案12份,分别得到市(区)两级政协采纳,近10份社情民意信息获民盟广西区委、梧州政协等采用,发出了民盟好声音,助力社会更美更和谐。由于参政议政工作突出,四中支部三次被评为民盟广西区委先进基层组织,其本人也四次被评为民盟广西区委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多次荣获优秀政协委员和优秀提案人,所在的民盟长洲总支荣获优秀提案集体。
"作为新时代的筑梦人,就要立足岗位、奋勇担当,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用心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磨砺成长,成就自我。"这既是纪建超对老师们的勉励,也是他个人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