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哀金陵四绝(外三首)
作者: 李济深日期: 2015-08-10来源: 本站 打印

 

哀金陵四绝(外三首)

李济深

 

龙盘虎踞话金陵,十载繁华梦未醒。

金粉六朝成往事,孤悬明月照台城。

 

十年王气付轻尘,几万雄师委敌人。

不是三军忘报国,输将敌忾向谁论。

 

中山路上尽王宫,衙署辉煌各逞雄。

知否锱铢都取尽,国防未固竟虚空。

 

陵园住宅两名区,华丽洋房错杂居。

费尽心裁图享乐,复兴民族意何如?

 

国难抒怀

 

国难万殷寇正强,存亡续绝费商量。

可怜责任成虚负,到处游观没主张。

风景纵佳游兴减,江山依旧主无常。

应知覆巢无完卵,几度登临几断肠。

 

题浮山

临江江水去悠悠,

却有浮山水上留。

纵历洪涛千万劫,

依然砥柱障中流。

 

过北流

舆马分驰到北流,

两旁父老尽凝眸。

时人那解余心苦,

惆怅将军已白头。

(作者简介:李济深,字任潮。梧州市龙圩区人,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李济深主张抗日,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从桂林带兵到南京抗日感咏(外五首)

李品仙

海寇倾巢出,烽烟夜梦惊。

平津既陷落,淞沪复侵争。

国祚关隆替,黄魂决死生。

哀军尝却敌,众志足成城。

蕞尔二三岛,何如亿万兵。

橫戈挥日起,大纛顶天行。

欲雪千秋恨,当思七尺轻。

时乎不我待,奋臂事长征。

目击难民逃亡的惨象而感咏

 

(一)

颓垣残宇断荒鸡,半壁河山遍铁蹄。

满目疮痍哀雁户,一腔血泪鼓征鼙。

卧薪尝胆思勾践,采蕨餐薇耻叔齐。

大好神州陷丑虏,狼烟起处海天低。

 

(二)

军营百里正阳关,刀戟寒光耀九寰。

八桂精英来岭表,两淮豪杰起田间。

旌旗远蔽符离野,壁垒横跨大别山。

收复神州朝夕事,虾夷斩罢宝刀还。

 

 

 

台儿庄大捷感作

 

武卫营前柳色铺,漫天烽火击征桴。

登坛飞将惊三岛,越海妖魔扰五湖。

固筑长围新壁垒,便教顽寇坠冥途。

庆功筵奏绕歌曲,螳臂挡车奈若愚。

 

 

 

武汉失守追往西安沿途所见

蓝田道上

武关直北是长安,越岭攀山古道难。

四面云烟遮眼起,满怀雪雨秀衣单。

蓝田急切鸡声晚,灞水深沉月色阑。

玉液华清池尚在,征尘浴罢五更寒。

 

武关道上

江汉忽沦敌,倥偬赴镐京。

闻鸡兴午夜,戴月趱长程。

路远疑车缓,风寒觉衲轻。

旅途凭酒兴,驿宿画帘还。

重雪惊蹄滑,山危鲜鸟声。

 

 

 

随(阳)枣(阳)会战获胜感兴

 

北斗横空夜未央,羽书无间马蹄忙。

荆襄形胜开雄镇,随枣环回作战场。

减灶计成擒竖子,沉舟志决击强梁。

妖气扫净河山固,岘首楼头日月光。

 

 欣闻日寇投降

(一)

欢欣鼓舞遍尘寰,捷报相传百二关。

苦战八年终胜利,凯歌齐奏大刀环。

 

(二)

阵里忽传日寇降,翻教热泪湿片裳。

初闻捷报疑狂呓,的是盟军破夜郎。

(三)

八载备尝薪胆苦,一朝赢得国魂香。

天河洗甲还都日,又是河山重建忙。

 

(作者简介:李品仙,字鹤龄,梧州市苍梧人,陆军二级上将,桂系将领,抗战中出任11集团军司令,协助李宗仁参与了徐州会战、随枣会战等战役的战略部署或指挥。战后,国民党中央统帅部为表彰李品仙在随枣战役中的功绩,特颁授干城勋章一枚,以示奖励。)

 

 

 

忆江南·喜得倭降捷报(外一首)

陆侠飞

倭尽降,安乐有窝归。堂上次山看落日,定追史笔补题诗,经略最怀伊。

婴可濯,亭月照人归。泰运乘时宏校舍,弦歌继起定多诗,怀抱证周伊。

柴门立,日落却忘归。怀旧顿撩骚兴动,松阴小憩和君诗,吟苦郁弥伊。

 

乙酉( 1945)中秋感时

陆侠飞

 

       乙酉会盟军,捷旗章四色。

仲秋月十二,平倭纪终极。

囊括起芦沟,席卷逮卧侧。

蛇蝎德意同,轴心势迫逼。

兵佳焚果兆,桑栽三折翼。

日月暗复明,凶蟆乌足食。

唯道天原恢,秦亡项偕亟。

劫灰有余痛,余痛痛塞臆。

俑作尤恸秦,箕豆忍同贼。

噬脐悔曷追,咎实导厥职。

义严春秋懔,忿笔重绳墨。

天讨行当诛,奸锄努胥力

知莫乐新知,识毋忘旧识。

鳄驱欢海腾,浪沸声飘唧。

策马归华山,还农乐耕织。

民宪三尊并,政轨一齐得。

击壤歌陶唐,唇齿依盟国。

诗成报文山,一笑天为窄。

 

(作者简介:陆侠飞,名更存,容县石寨乡人,中国同盟会会员,南社社员,著有《玄同诗稿》、《龟巢集》、《绿波词》等


上一篇:黄垌口伏击战

下一篇:在姑父带动下投身抗日

返回列表

二维码

本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