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林同志于2014年12月14日逝世,离我们远去了。获知这一噩耗时,我十分悲痛,不禁潸然泪下。
杰林同志是我的革命引路人。在地下革命斗争时期,他直接领导我的工作。他教育我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教导我如何开展工作,如何遵守秘密工作条例,提高警惕,在住处安上是否安全的标志。解放初期,他虽然不是我的直接领导,但对我还是关怀备至,时加教导。1952年上他调南宁离开梧州,以后我每次到南宁时,都会到他的家里,谈谈我的思想和工作,聆听他的教诲。现在,数十年过去了,但他的高尚品德,他的教导,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浮现在我的眼前,就像发生在昨天的事情一样。
杰林同志是广东东莞人,1939年(18岁)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世纪40年代,为了加强广西党的力量,组织派他到广西工作。他先后在桂林、柳州进行革命活动。1949年8月,省城工委派他到梧州,组建中共梧州市城工委,由他担任城工委书记。这对于他,可以说是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因为当时国民党面临全面溃败,但还作垂死挣扎,残酷镇压;而我们则是面临艰苦斗争,又要做好准备,迎接解放。可是,我们党员少,力量不足。当时由于形势紧张,恶劣,部分党员已不得不撤退,留下的党员,连城工委的领导在内,只有七个党员。城工委面临的形势是“时间紧,任务重,党员少”,但杰林同志却是不怕困难,不惧艰险,勇敢地把这个任务接下来,到梧州开展工作。
在以杰林同志为书记的城工委领导下,地下党迅速开展工作,壮大党的力量,同国民党展开坚决的斗争。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和地下党的有力配合下,梧州终于在1949年11月25日,在城市不受任何破坏,没有发生混乱的情况下,和平地回到了人民手中。这是梧州的地下党对梧州解放作出的重大贡献,也是杰林同志及城工委其他领导同志对梧州解放作出的重要贡献。
当时杰林同志的年纪是20多岁,还是一个青年,要在当时形势这么严峻复杂的情况下,组织领导全市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这是多么不容易啊。当时城工委做的工作很多,但在杰林同志的领导决策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我认为主要是三条:
一是抓紧发展组织,壮大党的力量。七个党员,如何开展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杰林同志同省城工委书记陈枫同志研究并经省城工委正式批准,决定采取以下措施,即对历史清楚,政治可靠,具备有一定入党条件的积极分子,直接布置党的工作,并在斗争中进行培养教育,条件成熟时发展入党;其次是预备党员也可以作为介绍人,介绍其他人入党或者入团。这是当时在特殊的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就发展了党员20多人,团员70多人,全市党、团员合计共108人,壮大了队伍,形成了地下党的基本力量。
地下党就是靠这基本力量去开展斗争,如广泛开展对国民党机关、企业、学校情况的调查;组织散发传单,宣传党的政策,警告国民党特务;团结爱国民主人士;派人到广东都城同解放军联系;进行策反工作;开展护城、护厂斗争等等。事实证明,当时采取这个特殊措施,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对地下党的斗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是派人深入虎穴,掌握敌情。当年,地下党派了盟员黄半文,通过关系打入伪苍梧县政府当了机要秘书。通过他掌握了伪县政府及伪专署许多机密情报,掌握了敌伪机关的动态和敌伪特务名单。这就为我们开展对敌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我们在散发传单时,黄半文在同一时间召集特务分子开会,待开完会,我们散发传单的行动已经结束了,保证了散发传单这一重大行动的安全和任务的完成。又如十万大山游击区领导数人经梧往香港向上级汇报工作,敌人发觉准备要逮捕他们,黄半文紧急将情报向地下党汇报,地下党紧急通知他们立即撤退,使敌人扑了个空。
三是做好统战工作。地下党通过多种关系,对当时梧州市工商界及社会上有名的人士黄仲庵、黄天泽、刘玉璇、王培之、左镜明、关次瑶等进行启发式、渐进式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认识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必败,共产党必胜,工商界的出路和前途,介绍党的有关政策,使他们逐步提高了思想认识,靠近共产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梧州爱国民主人士联谊会。这个组织对梧州解放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这些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如黄仲痷、黄天泽是国民党开明人士黄绍竑的兄弟,黄天泽又是梧州洪帮的头子。他们的政治态度对社会有相当的影响,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二是刘玉璇、黄天泽有二三百条枪的武装,这些武装后来受地下党间接掌握,这就保证了在临解放“真空”时社会的治安和秩序,没有发生混乱和遭到破坏。三是在解放后第二三天,他们帮助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使解放军能顺利前进追击残敌。这些都是爱国民主人士对梧州解放作出的重要贡献,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这三条决策对地下党取得整个斗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也充分证明了杰林同志和城工委其他领导同志的智慧和胆略。
杰林同志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党性强,对党无限忠诚。他18岁参加革命,在党的领导下,转战广东、广西,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出生入死,为党工作。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同志,对同志热情关切,对别人的意见能耐心听取,虚心接受,从不独断专行,不摆领导和老干部的架子。他淡泊名利地位,解放初他就担任梧州市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他的职务和级别,长期来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动,没有什么“进步”,但他始终对党忠诚,凭着坚强的党性,数十年如一日,仍然默默地为党工作,对组织和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半句怨言,真是难能可贵。
他原则性强,爱护同志,对同志极端负责。地下斗争时,我布置地下党员卢迦和团员刘方去做刘方的堂叔刘平(国民党广东西江清剿大队大队长)的策反工作,并指示刘方伺机盗取几件清剿大队的空白证明,以作为我们地下工作的“护身符”。后刘方盗取了一张空白证明,自己填上派刘方为中尉副官司的“派令”(那时他自己的名字是刘德让)。这张“伪派令”在1954年的“粛反”运动中,组织进行搜查时,在一本旧书中搜了出来,这便带来了“大祸”,主为刘方是“反革命”。这些情况地下党城工委是知道的清楚的,但对此事,却有人逃避责任,不出来讲话,甚至还有“落井下石”之嫌。可是杰林同志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他证实这“派令”是伪的,组织是清楚的。后来刘方同志以及其他几个同志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件事,也充分证明了杰林同志高尚的品质,和爱护同志,敢于负责的精神。
1983年广西根据中央指示,处理广西“文革遗留问题”,他担任区党委梧州工作组副组长,协助江平秋同志指导梧州市委处理梧州市的“文革遗留问题”。他实事求是,掌握政策,慎重分析研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意见,正确处理了一大批“文革逗留问题”,为梧州开创新的历史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杰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见《广西日报》)。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忠诚于党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015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