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梧州石狮子考
作者: 陈克伦日期: 2014-11-26来源: 本站 打印

几千年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石狮子一直是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象征。它不畏寒风烈日,脚踏实地,始终如一地与我们忠诚相伴;它高贵、尊严,极具王者风范;它威武、雄壮,被奉为护国镇邦之宝。
小城梧州,是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石狮子——这种古代建筑物中的神兽,给我们留下不少难以忘怀的记忆。

北山卫士

 

北山公园,有一对用岭南特有的红色丹霞岩石(俗称红砂岩)雕刻而成的石狮子,它与广州现存的南越时期的石狮子一模一样,巳经被南方的风雨腐蚀得有点沧桑了。

据清同治十二年刊本(史鸣皐纂  吴九龄修撰)《梧州府志》卷之五载:苍梧县署,在府城西门内。明洪武七年,知县朱守仁建。中为大堂,左为赞政厅,两翼为六房,前为仪门,外为旌善亭,右为申明亭,次为囹圄。又前为大门,外东坊曰仁育,西曰义正。又前为屏墙,堂后为二堂,又后为县衙……

这对石狮子原来就是放在以前的“苍梧县署”(旧市委原址)大门两侧,它是证明梧州即是南越广信最古老的证物。
      民国5年(1916年)4月10日,陆荣廷接受黎元洪任命为粤省督军,并兼任两广巡阅使,占据两广,权倾一时,成为两广最大的军阀。9月1日,在广州召开的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组成护法军政府。为方便来往粤桂两省, 陆荣廷在旧“苍梧县署”设立官邸(原市人大办公楼), 作为办公室和居所,这对石狮子被放在陆荣廷官邸门前。

孙中山先生1921年10月和1922年4月,曾三次驻节梧州,均从旧西门口码头上岸,住过这里.

1935年,梧州救灾善后委员会在原侨柏公司(前市教育局)空地挖建一个救火储水的大水池,把对面(旧“苍梧县署”)的两个数千斤重的大石狮移到水池两边,用以镇邪。

这对石狮子目睹梧州上千年历史,为梧州人民避凶纳吉,历尽沧桑。六十年代初,这两只石狮子搬到北山公园山顶存放。

 

见证历史

 

梧州另外还有一对红砂岩石狮子,原放在“梧州府治”府衙大门外“百粤会郡坊”两侧,后移到“城隍庙”前(现东信大厦)旁边巷口,“文革”后期被人为破坏,成了城建垃圾作了地基,永远深埋小城之下……
成化年间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当时,设有总督府、总兵府和总镇府。镇压起义有功的韩雍复任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韩雍曾为此撰写了一篇《建总府记》,刻碑立在当时的总府衙门。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总督由梧州改治广东肇庆。

三总府驻地在今梧州东正路、东中路及建设路一带,建于1470年冬,其建筑布局,以总督府为主体建筑中心。总督府在城内东北土阜上,为城内最高点,总兵府在总督府右,总镇府在总督府左,三府会政厅在总督府前。总督府正堂门前有楹联曰:开府梧州,总制百粤。

据“梧州府志”记载:梧州府治,在德政门内。明洪武十年,知府潘大郁创建。成化十一年,知府袁衷重修,中为正堂,后为后堂,堂之后为府衙……司东之边为周庐,以畜胥。吏前为仪门,左为迎窟馆,右为土地祠。大门外有百粤会郡坊,今废,改为屏墙……

 

北山的石狮
    

 我们从中山纪念堂的历史照片中看到,箭头所示之处,上下各有一对石狮子,它们是用梧州本地白色有黑点花岗岩(俗称白麻石)雕刻而成的,比较耐腐蚀。很多梧州人,小时候到北山,都会在上面坐或照过相,留下美好的回忆。

原放在同园(儿童游乐场)门口的一对小石狮子,是典型南方风格的吉祥物,它见证了“清帝帝崩,梧州独立”之历史,看着驰名的“梧州纸包鸡”诞生,伴随着很多梧州青少年成长。它默默无语地面对城市的变化,无奈地接受房地产开发使它无处安放。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梧州同盟会组织接到香港电报传来“京陷帝崩”和各省市纷纷宣布独立的消息,立即通过《广西日报》、《梧江日报》发号外,随后群情激奋,全市沸腾。在同盟会员甘绍桐、区笠翁主持下,在“同园”召开各界代表会议,庄严宣布梧州独立,成为广西最早独立的城市。

1954年在“同园”处建立“儿童文化园”, 后改称“儿童游乐场”。

 

珠山上的石狮
   

 现珠山上放在原英国领事署前的一对石狮子,经考证,这对石狮子原放在“白鹤观”牌坊前,后该牌坊改成“河滨公园”和“大学公园”。上世纪五十年代,这对石狮子被搬上珠山顶“河滨公园”新大门前。 

白鹤观坐落在鸳鸯江畔的珠山白鹤岗南麓,是目前广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道教宫观。

这对石狮见证了珠山上“建道圣经学院”、“梧州宣道书局”、以及印刷中国最早的中文“圣经报”的历史:
1899年 宣道会宣教士于中国广西梧州创立“建道书院”, 1902年 设立“建道女院”, 1937年两院合并 ,1938年改名为“建道圣经学院”。 1949年 ,“建道圣经学院”迁至香港离岛长洲,翌年复课 ;1955年 易名为香港“建道神学院”

据广西宗教史记载:清宣统三年(1911年),宣道会美国籍牧师翟辅民在梧州创办宣道书局。书局还设有编辑部,编辑出版一些宗教刊物,如《圣经报》、《宣道消息》等。

 

泗化洲的石狮

 

泗化洲岛上有一座小有名气的古庙——青山庙。青山庙始建于南朝元嘉年间(424~453年),崇祀元嘉五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唐朝国泰民安,扩建庙宇后,改祀徐茂公、魏征、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等五位朝官。1988年重建。

庙前有一对古老石狮子,尽管遍体鳞伤,但威武不屈,据明抄本《青山庙迎神唱下俚原叙》说:“神庙之设,自古皆有。以其有功于民,民思报之,非立庙无以存其诚,岂好事者故为是也。我洲有庙曰青山,崇祀五官,其神之灵传自南朝之世,为朝廷官宰,大有恩泽于斯土,洲人感之,作宫而祀焉。”
这对石狮子代表了泗化洲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大坡镇的石狮

 

大坡镇冠盖总庙始于汉武年间,已有一千一百余年的历史,供奉的是湘欧氏太伯、赣莫氏太尉、粤雷州李府元朝“三相侯王”。1953年,冠盖庙被拆毁,所供奉的神像、石狮子、铜鼓全被丢进河流。现在的冠盖总庙是1988年重建的。 庙前有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不知是否原来的古狮?

 

守护家园
   

梧州市内原有很多古老的石狮子,随着城市的变迁建设,保存下来的巳经极少了。石狮子在中国的民俗生活中,有避凶纳吉、预卜洪灾、彰显权贵、保护家园的作用。石狮子也是我们这个历史名城的实体证物,我们应予好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