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他山之石
  • 党派工商联简介
  • 专题报道
  • 文史资料
  • 理论研究
  • 媒体报道
  • 规章制度
  • 政协知识
如何对待融合中的正与负?
——吉林省政协建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 高峰日期: 2019-07-10来源: 本站 打印

7月1日至3日,吉林省政协主席江泽林围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题在公主岭市蹲点调研,这是省政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具体行动举措。此行也是继6月28日省政协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审议《关于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建议案(草案)》之后,省政协关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又一次行动。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头绪甚多、触角分散,涉及观念、主体、政策、保障等要素。正因其复杂性,一旦突破屏障,很可能是乡村振兴的“破局”之举。对于一个农业大国,对于一个农业大省,意义更加不同寻常。

因此,吉林省政协有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动作。

行动——辨析吉林融合发展的短板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正如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包维国在常委会议上所述,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和老工业基地,有深厚的农业基础和工业底蕴,也具备发展第三产业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吉林省休闲农业发展快速,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探索解决全省休闲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省政协将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今年的协商计划议题,开展重点调查研究。

4月下旬,省政协成立了由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调研组,江泽林带队赴江苏省进行调研,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调研,了解休闲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5月下旬,赵晓君副主席带队赴松原市开展实地调研,听取意见建议……

调研中,委员们发现,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相比,休闲农业发展还存在着产品开发水平不高,产业支撑和保障体系薄弱,产业集聚和联动性较差,产业利益连接机制不畅等等问题。

发现问题的同时,调研组也通过对国家政策指向和外省休闲农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状况分析调研,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建言———谋求吉林融合发展的路径

“对于吉林省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很难有全省的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必须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让农业成为吉林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

常委会议上,江泽林特别强调,对吉林而言,不能跟风、不应简单化相加,而是要深刻理解融合的内涵、必要性、路径……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不是在农村再造二三产业,也不是在农村再造城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必须在第一产业发展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第一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农业发展新动能。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江泽林认为,应让龙头企业发挥好引领作用,在包括农户的不同经营主体之间,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共同做大三产融合的蛋糕。“优先支持统筹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的经营组织。进行必要的制度安排,确保农民可以分享产业链增值的收益。”

关于利益主体,在常委会议讨论中,也有多位常委谈及。

正如李启云委员说,如何让农民从中受益,让企业家发力,这是相关部门应思考的问题。

调研组对此开出的方子是:完善三产融合机制,培育休闲农业多元经营主体,构建休闲农业的保障;培育休闲农业新业态,丰富三产融合模式。

作为一个重要命题,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许多情况和问题都是全新的,政协委员将发挥专业优势和职业特长,持续开展调查研究、建言出力,助推产业融合的路走得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