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常委会自身建设如何,事关政协工作全局。从河北省政协的实践看,抓常委会议请假审批这样的“小事”,实现了促进政协委员队伍和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大目标。
在日前河北省政协的一次主席会议上,主席付志方郑重其事地公开“揽责”:“今后,省政协召开常委会,常委们请假一律报我审批。这个‘权’我要抓在手里。”
其实,付志方这次“揽责”是重申。省政协办公厅负责同志介绍,去年付志方到任后,针对一些常委履职意识淡薄、纪律观念不强、会议出席率不高、严重影响议事质量的问题,主持修改了《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把省政协秘书长批假改为省政协主席批假,目的在于强调省政协高度重视委员队伍建设。
如今为何又要重申这一规定?付志方认为,有一流的队伍,才有一流的业绩;常委会自身建设如何,事关政协工作全局。今年是新一届省政协开局之年,必须从一开始就要“严”字当头抓好队伍建设。从过去一年的实践看,抓常委会议请假审批这样的“小事”,实现了促进政协委员队伍和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大目标。
据介绍,主席负责常委会议请假审批,不仅仅是就请假说请假,还出台了保证出席率的相应措施,做到一手抓制度约束,一手抓会务服务。报经省委同意,修订了省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对出席会议作出明确规定。在会务服务方面,规定每年召开四次常委会议,办公厅年初要将会议预安排告知每名常委;每次会议召开前两周,要向常委们预发会议通知,以便从事各行各业的常委们提前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准备会上的建言材料。筹备期间,省政协机关与常委们保持密切沟通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根据会议主题内容,组织开展调研、视察活动。从去年下半年起,省政协从方便常委、科学工作出发,改进了常委会议开法、压缩了会期。
主席“揽责”一年来的实践,体现了系统化的科学思维和工作方法,带来了河北省政协工作一系列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首先显现于省政协常委会议上。一年来,省政协常委会议杜绝了无故缺席的情况,“台上开大会,台下开小会”和与会者中途退场的散漫作风消失了,出现了常委们踊跃议政、积极建言的好局面,会议质量不断提升。4月中旬,新一届省政协召开第一次协商议政常委会议,140名与会常委围绕改善生态环境的会议主题,提交发言材料达102份。到会听取意见的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致称赞这次省政协常委会议“议政中肯而实在,建言全面而深刻”,具有重要的资政作用,体现了省政协在新阶段的新风采。
变化不仅显现于常委会议出席率的提高和会风会效的优化,更体现于良好风尚的形成。一位曾对参加会议“不感冒”的常委说,主席亲抓作风纪律,抓住一切机会,和常委讲人生、谈职责,多种形式开展教育,使自己切实认识到“政协常委”不仅仅是个闪光的头衔,更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增强了履职尽责的自觉性。据统计,去年下半年以来,河北省政协常委围绕各项建言主题开展集体调研活动40多次,约600多人次参与;同时,不少常委还个人自主开展了多项调研活动,形成了“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的良好风尚。
主席“揽责”也成为撬动政协各项工作的一个支点,使班子建设、机关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得到相应提升。省政协“一把手”身体力行抓实事、正作风,各位副主席抓工作严细慎实,谋思路着眼大局,主席会议成了充满“正能量”的战斗团队。省政协机关党委的同志反映,通过一年来的实践锻炼,目前机关各部门干部不单是注重做好常委会议服务,更重要的是把最优服务瞄向全体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提素质、上水平、创建一流机关”,已成为大家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