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 党派工商联简介
  • 专题报道
  • 文史资料
  • 理论研究
  • 媒体报道
  • 规章制度
  • 政协知识
以监督“小杠杆”撬动社会治理大效能|梧州市政协办公室与梧州市融媒体中心合作的“群众提·委员议”栏目监督效能进一步提升
作者: 吴小华日期: 2024-12-31来源: 梧州日报 打印

今年年初,有市民反映龙圩区福达中心花园小区正门前的道路有多处破烂不堪,影响市民日常出行。1月17日,《梧州日报》在“群众提·委员议”栏目刊发了题为《门前道路烂困扰居民》的报道。8月26日,记者再次走访该路段,发现部分破损的道路已经修复,居民出行得到保障。

今年以来,市政协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深化与媒体合作联动,以与媒体合办的“群众提·委员议”栏目为平台,拓展监督内容、丰富监督形式,进一步促进民主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贯通协同,以监督“小杠杆”撬动社会治理大效能。

今年3月,为进一步提升监督成效,市政协办公室与市融媒体中心(梧州日报社)对开设近两年的“群众提·委员议”栏目进行优化,共同印发了《关于民主监督与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市民有所呼、媒体和政协委员有所应、部门有所改”的常态化监督体系,打造“市民发声-记者、政协委员响应-部门办理-记者回访”的完整监督链条,形成政协委员、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有关责任部门等多方联动机制。

今年以来,“群众提·委员议”栏目不断深挖城市治理的“痼疾”,深入调查,及时联动市、县(市、区)两级委员,在媒体上进行反映和呼吁,并通过配套设置的“回音壁”栏目对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追踪报道,以回访促整改,以回访督落实。《梧州日报》《西江都市报》针对地锁圈占车位、摊贩乱摆卖、消防通道堵塞等市民吐槽的“硬骨头”展开深度回访,促使问题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结合“群众提·委员议”栏目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市政协委员还提交了一批社情民意信息,助推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串起了履职链、工作链、成果链。今年以来,市融媒体中心在《梧州日报》《西江都市报》以及“梧州零距离”等多媒体“群众提·委员议”栏目刊发、推送民生监督报道50多篇,截至目前已有30多个问题得到解决,解决问题的数量和比例相比去年都有增长。

今年,“群众提·委员议”栏目还把监督内容从以往重点关注和报道民生问题,延伸扩展到经济、生态、服务等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市政协还借助“群众提·委员议”栏目,选择市党政主要领导对政协重要建言批示的落实情况开展协商式监督回头看和媒体跟踪采访,相关报道依托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在三省区7市党报同步刊发,做实做新民主监督的“后半篇文章”。


记者回访(部分)


扰民问题已改善

1_结果.jpg

刊登日期及报道回顾:9月20日本报3版刊登了《垃圾中转站影响居民生活》反映,桂江一桥底的垃圾中转站与居民区靠得比较近,散发气味和流淌污水,常年得不到解决,影响居民生活。

记者回访:12月19日,记者再次走访桂江一桥底的垃圾中转站,发现中转站前没有污水流淌的现象,也没有闻到臭味,环卫工人正忙着清运垃圾、冲洗地面等。 吴艳虹 摄


旧衣物不再堆积

2_结果.jpg

刊登日期及内容:11月29日本报3版刊登了《旧衣物回收箱还有人管吗?》市民向本报反映,我市街头和小区摆放的旧衣物回收箱内的衣物很长时间没人回收,不知道这些回收箱是否正常运营?记者走访发现只有山水华庭小区靠近山海观小区的入口处的回收箱堆满衣物。

记者回访:12月19日,记者再次走访山水华庭小区靠近山海观小区的入口处的回收箱,发现衣物已经完成清运,没有衣物堆积的现象,其他的衣物回收箱也没有溢满的现象。 吴艳虹 摄


交通标线部分划设

3_结果.jpg

刊登日期及报道回顾:11月8日本报3版刊登《道路交通标线模糊》指出,我市多个路段的道路交通标线存在缺失、模糊现象,影响市民安全出行。

记者回访:12月17日,记者走访相关路段,在市人民检察院到毅德国际汽车城附近路段依旧看到车行道分界线、导向箭头等模糊不清。12月30日,在玫瑰湖主题乐园至梧州高级中学东南门附近,这一路段的部分人行道重新划设了标线。 陈益铭 摄


人行道上还有乱停

4_结果.jpg

刊登日期及报道回顾:11月1日本报3版刊登了《道路车辆乱停放影响通行》。市民反映,龙圩区广信路一带(即广西工商技师学院北门广信路358号到下廓街口以及龙湖美景酒店路段),长期有机动车辆占用人行横道。由于沿途有3所学校,路过的学生以及周边居民经常需要走到机动车道通行,存在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对道路车辆乱停放的行为及时处理,还路于民。

记者回访:12月19日,记者走访上述路段,发现从龙圩区广信路358号到下廓街口以及龙湖美景酒店的距离大约2公里。大多数临街商铺对出的人行道上依然停放着两轮车或者小汽车、货车等,影响道路通行。 纪荣兰 摄


污水直排问题仍未解决

5_结果.jpg

刊登日期及报道回顾:9月27日本报3版刊登《污水乱排  群众忧心》。市民反映,龙圩区凤岭街文化里周边存在污水直排问题,污水不仅冲刷地下土层,还直接渗透至居民房屋的地基,对房屋结构产生不稳定的影响。龙圩区凤岭社区表示将积极协助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这一困扰居民生活的问题。

记者回访:12月17日,记者来到龙圩区凤岭街文化里附近看到,依旧有水从山体上圆孔流出,污水横流导致路面发黑并长出青苔。附近居民表示,污水直排问题仍未解决,居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 郭俊杰 摄


环境乱象依旧

6_结果.jpg

刊登日期及报道回顾:11月6日本报6版刊登《龙湖公园环境恶劣?》一文提到,龙圩区龙湖公园环境恶劣,湖边到处都是菜地和垃圾,相关区域的配套设施和绿化不完善,湖中的垃圾和杂草没有及时清理。

记者回访:12月19日,记者走访该公园发现环境乱象依旧,很多干枯的水草露出水面,加上部分区域的生活垃圾以及一些尚未来得及清理的建筑垃圾堆积,湖面环境显得比较杂乱。湖边边坡区域,有的是绿化带,有的杂草丛生,有的已被修整成为菜地并种上了蔬菜。菜地旁边还堆放着一些用于灌溉、耕种的工具物品。 纪荣兰 摄


共享电动车未停放在划线区域

7_结果.jpg

刊登日期及报道回顾:11月20日本报6版刊登《共享电动车乱停 方便也会变不便》反映,我市高校、商圈等区域周边存在共享电动车乱停放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市民出行安全。

记者回访:12月17日,记者回访相关路段。在梧州职业学院宿舍楼附近,记者看到共享电动车密密麻麻地停放在一起,这些车辆并未停放在划线区域内,有的车辆还停在了盲道上,影响群众出行。 陈益铭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