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切实履职、发挥作用。”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政协出台领导走访联系委员办法一个月来,在走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梧州市政协坚持以学促改,以改促学,务求学改双进。年初,市政协主席吴汉华走访党派团体多个界别时,听到一个相对集中的呼声:“政协领导走访联系委员要制度化、常态化”。对此,市政协主席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于2月印发了《梧州市政协领导联系委员办法》。
依照办法,市政协主席、副主席分别深入走界别、访委员。走访过程中,他们不仅关心委员的工作、生活,还听取委员所想所盼,听取委员所联系界别群众的心声和期望,进而推动委员履职、发挥作用。3月13日,在藤县天平镇某种养合作社种植基地,面对吴汉华的到访,大学毕业回乡创业的藤县政协委员杨勇异常兴奋。在谈到合作社发展时,他表示要推动农民土地流转,推动地块“小并大”,并积极反映农民诉求。据了解,自印发通知至今,10位主席、副主席先后走访联系78名委员,收集各类意见建议83条。
“要认真梳理归纳委员的意见建议,既要整改好“四风”方面的每一条意见,也要反映好民生诉求的每一条信息,务求学改并举双促进。”吴汉华要求。
走访中,委员们向主席们反映了所联系界别群众的心声。如,针对委员们反映城市交通拥堵、影响居民出行的问题,2月21日,市政协主席会议研究确定,把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作为3月下旬第一季度市政协常委会议集中协商的课题,并成立调研组迅速开展调研。调研组赴南宁、柳州取经,并与市公安、交通、市政、住建等部门研讨,在梧州政协网、梧州零距离网开设专题,让市民参与其中,打好协商议政基础。目前调研已完成,将提交常委会议专题协商。
针对近期所征集到的各类意见建议和舆情线索,市政协通过分门别类,扎实推进整改,或开展深入调研,或推进落实。其中,关心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诉求,契合市委书记对市政协今年年度重点调研的出题,正在开展调研;长洲区竹湾村村改社区后,居民反映的路灯问题,通过多方协商得到了落实。社区行政工作准入等社情民意线索,有的已进入政协“直通车”上报党委、政府,有的正在调研中。而委员要求设立政协讲堂的建议,也得到了落实,市政协在开设“政协讲堂”的同时,从4月起,将安排“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等6场专题讲座。
(文章刊发于2014年3月28日《人民政协报》二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