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漂亮啦!”10月17日,再次走进六堡镇的梧州市政协委员们,对眼前的一排排风格统一的房屋,一个个六堡茶文化元素的符号,一幅幅既民族又现代的生态画卷,发自内心的赞叹。当天,该市政协组织委员再次来到苍梧县六堡镇,就市委书记刘志勇批示的《下大力气加大六堡名镇建设力度》委员建言的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视察。这也是该市两级政协组织助力六堡名镇建设的又一具体行动。
“必须同步推进名镇建设”
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是六堡茶的原产地。随着六堡茶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前来六堡镇寻香品茗的游客逐年增多。苍梧县政协敏锐地意识到,发展六堡茶产业化,必须同时推进六堡名镇建设。2011年12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苍梧县政协向该县县委、县政府提交了《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和六堡镇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提出在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同时,要依靠招商引资、城乡风貌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和改造项目、居民投入等渠道,推进六堡镇的城镇改造和建设,逐步把六堡镇打造成为充满茶文化气息、少数民族风情、休闲娱乐的特色生态名镇。对此,苍梧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四家班子领导会议,对建议进行了专题研讨。梧州市政协也在《梧州政协》全文刊载该调研报告,并报呈梧州市委、市政府及全部市领导。
政协的建议,为梧州市、苍梧县两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2012年初,六堡镇被列入广西特色名镇名村和特色旅游名镇建设,梧州市也把六堡镇建设定位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苍梧县将六堡茶产业发展与六堡镇打造“广西特色生态名镇”建设结合起来,招标六堡镇特色生态名镇建设规划编制,从2012年开始,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投资一亿多元对六堡茶种植、六堡城镇基础设施、市场服务设施、旅游文化设施等方面进行大规模建设,把六堡镇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
“名镇建设绝不能搞面子工程”
六堡名镇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后,梧州市、苍梧县两级政协主动作为,通过会议、视察、调研和社情民意信息等提出真知灼见。2012年以来,梧州市政协全会连续两年关注并建言六堡名镇建设,每年组织界别委员围绕名镇建设开展视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今年五月,梧州市政协通过《社情民意月报》,向该市党委政府上报了信息《下大力气加大六堡名镇建设力度》,呼吁名镇建设绝不能搞面子工程。建议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的发展思路,加快旧镇区的改造和新镇区的建设;在茶叶种植方面下功夫,建设好标准化花园;完善六堡镇镇区排水系统,对镇区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按照“农村变景点、农民变从业者、农产品变旅游产品”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农家乐建设;建立资金保障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团体参与名镇建设等。市委书记刘志勇、副市长何棠分别对信息批示,要求市住建委牵头,召集有关部门就如何打造六堡名镇进行研讨。
苍梧县政协还把献计和出力结合起来,由担任六堡名镇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曾庆梅副主席,率相关的政协委员,蹲点六堡镇和外出考察,围绕名镇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多次召集六堡镇和县里相关单位和部门,召开协商协调会,指导六堡镇组建城镇管理队伍,建立名镇建设统一规划、公共设施管理、环境卫生保洁、门前“三包”管理、绿化亮化等工作的长效机制,彻底解决镇房屋破旧、街道脏乱、电线老化、乱接乱拉,以及牛皮鲜等问题。
据了解,2012年名镇建设完成投资2266.25万元,用于六堡旧镇区风貌改造和新镇区开发工作,先后完成了15个项目的建设。今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用于包括续建50亩原生态六堡茶苗圃基地、续建1500亩标准茶园以及房屋外立面改造等14个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建设正按计划全面展开。
(该文刊于《广西政协报》2013年11月23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