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梧州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 党派工商联简介
  • 专题报道
  • 文史资料
  • 理论研究
  • 媒体报道
  • 规章制度
  • 政协知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 人民政协新闻工作探析
作者: 岑颖智日期: 2024-12-03来源: 本站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政协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鲜明政治属性,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人民政协新闻工作正是担负此政治责任的重要环节,人民政协新闻工作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团结广大民主党派、凝聚共识、服务大局、建言资政为目标,肩负着展示政协成就、传播政协经验、反映政协声音、传播政协理念的重任,将人民政协新闻工作置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进行研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及规律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新闻事业的性质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根本性质、工作原则和运行规律等基本观点,是广大新闻工作者认识新闻现象、掌握新闻规律、从事新闻活动的根本指南。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个开放创新的理论体系,它总是根据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新闻工作性质任务的变化,用新的实践和理论来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自己。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杰出思想家创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而逐渐形成的关于新闻宣传、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管理体制等的一系列的新闻理论,是指导我们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本文将从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原则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对人民政协新闻工作的指导展开论述。

一、坚持党性原则,凸显政协职能

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报刊极高的评价,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阐释报刊与工人、政党的关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无产阶级党报理论,提出了党的报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党报党刊是党的有力思想武器和坚强政治阵地,党报党刊的灵魂是党的政治纲领,党报党刊工作者应当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等观点。列宁在1905年发表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对报刊党性原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主要包括:党的报刊应当是党的一个工作机构,接受党的领导与监督;党报应当严格遵循党性原则,为亿万劳动人民服务;党的报刊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与路线等。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人一直十分重视报刊党性原则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政协新闻工作作为党的舆论宣传工作的延伸,是国家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将坚持党性原则放在新闻工作的首位。由于政协新闻的统一战线性质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政协与党委、政府的新闻相比又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政协的新闻工作不仅仅关注政策执行和政务公开,更涉及民生问题、社会热点及文化教育,注重在协商与讨论中呈现多样化的观点,通过约谈、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不同领域专家和基层群众的声音,从而使报道更具深度和广度,因此从事政协新闻工作的人员必须时刻谨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识水平,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生动反映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以及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的报道。

例如为了助力广西推进高水平开放,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中助力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2023年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主席孙大伟作为第一提案人,和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四川省政协主席田向利、贵州省政协主席赵永清、辽宁省政协主席周波、重庆市政协主席唐方裕,以及来自广西、四川、贵州、辽宁、重庆共33位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打造面向东盟市场经营便利地和国家产业基地》的提案。该提案经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审议通过,被确定为重点提案,同时还获得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当我们翻阅相关资料的时候,可以发现从该提案的提出、实施调研及后续落实的过程中,中国政协网、人民政协报、区政协网、广西日报、广西政协报等政协媒体一直对该提案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深入采访报道,连续发表了《广西、四川、贵州、辽宁、重庆三十三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提案,呼吁——打造面向东盟市场经营便利地和国家产业基地》(图1)、《全国政协召开“打造面向东盟市场经营便利地和国家产业基地”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图2)等新闻报道,全面及时地报道提案的有关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评论,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为助力推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发挥了政协媒体力量。

1_结果.png

1

2_结果.png

2


二、坚持人民性原则,突出政协特色

马克思首先提出“人民报刊”思想:“真正的报刊即人民报刊,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挽救地陷入绝境”,报刊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列宁首先提出了“党报”这个概念,并且进一步指出“报纸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坚持人民性原则,在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本、为人民立言、对人民负责,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在基层,实效在基层。政协新闻报道政协工作同时也是在报道人民群众关心的内容,政协新闻工作就要紧密关注群众的需求,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牢记“要健全提案、调研、考察、会议、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民意调查、民主监督等方式,结合实际搭建对话交流、恳谈沟通平台。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公众参与政策评估方式,发挥专家学者、智库机构积极作用,使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更加机制化常态化”,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党和政府,促进政策的完善和调整,密切跟踪群众关注高的政协提案,关注社会热点,推进社会问题的解决。要善于通过新闻报道,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人民的创造性,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推动人民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为了更好倾听民声,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与广西广播电视台在2019年起联合推出“桂在协商”(图3)全媒体协商平台,发出委员履职声音,凝聚共识,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建言献策。每年《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频次约20期,每期集中一个议题,到2024年9月13日已经推出100多期。该平台议题涉及区域经济、文化、生态、医疗、教育、产业等各领域,大多是聚焦社会热点、事关百姓的民生议题,涵盖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方方面面。平台创新采取“1+1+X”(一个协商平台+一个协商主题+多个协商主体)的协商模式,形成传统的文字报道、电视报道、图片报道以及融媒体数字传播等多种报道形式并存的新局面,融合网络议政、现场调研、群众参与、远程协商、专家支招、职能部门现场答疑等多维度、互动式特点,选择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面对面、线连线协商交流、建言献策。各协商主体之间相互交流、增进共识,平等对话、理顺情绪,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直击问题的核心,协商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接地气。充分利用全媒体宣传将协商过程和协商成果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展示。通过媒体的有效报道将协商成果转化为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促进问题有效解决,凸显了政协新闻媒体坚持人民性的原则。为此,“桂在协商”全媒体协商获评2020年第二届中国融媒创新发展优秀融媒体平台称号,并被写入了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3_结果.png 

3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升政协影响

马克思曾指出自己的办报目的:“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列宁明确规定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通过传播正向舆论、正确引领社会舆论,从而扩大导向正确舆论的影响,消除导向错误舆论的影响,引导人民群众明辨是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从以上论述我们清晰地看到新闻的作用在于传播思想、引领舆论,明确导向。在当今信息时代,舆论的力量不容小觑,尤其对于社会治理、政策制定和公共决策的影响日益显著。作为国家政治体系中重要的参与者,人民政协在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共识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因此,如何正确引导舆论,提升政协影响,是当前时代赋予政协的重要任务之一。

首先,正确的舆论引导是人民政协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把为党政中心工作服务、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作为政协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主旋律,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入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务实举措,深入宣传人民政协服务大局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紧密关注群众的需求,密切跟踪群众关注高的政协提案,关注社会热点,推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其次,政协应当注重舆论引导的科学性和策略性。在实际操作中,政协要通过深入的调研与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获取新方式掌握舆论的真实动向与民众的热点关切,通过这些途径对问题的全面了解将使政协在进行舆论导向时更加具备权威性和说服力。最后,政协的媒体应多深入人民群众中,广泛收集各方意见,为舆论引导奠定坚实基础。在舆论引导的方式上,政协需把握当今时代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善用新媒体的优势,根据不同传播平台的受众特点,采取不同的信息采集模式、传播方式,有针对性、精准化地开展宣传,不断扩大受众群体的覆盖面,创新宣传报道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不断提升公信力、引导力和传播力,抓住时机、把握节奏,从时效着力,第一时间把政协协商议政的好声音传播出来,切实掌握好政协新闻宣传报道的主动权,增强与民众的互动和沟通,传播政协的声音,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增强政协媒体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本指引探析人民政协新闻工作,有助于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团结广大民主党派、凝聚共识、服务大局、建言资政的作用,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人民政协新闻事业的指导作用,为人民政协新闻事业的有序、健康、持续向前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思想指引。

 

注释: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3 年版,第454页。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4年9月21日,第02版。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3 年版,第451页。

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7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4年9月21日,第02版。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3 年版,第455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4月.

2] 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3] 习近平.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

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5] 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陈力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

7] 陈力丹.列宁“党的出版物党性”的普遍意义和历史局限——纪念列宁诞生150周年[J].国际新闻界,2010,(04).

8] 解直峰. 政协新闻报道的实践探索.北京观察,2021年862-65.

9] 李宏.新时期政协新闻报道的采编思路与创新实践[J].传媒评论, 2022(08).

10] 宋立宝.新时代民主党派新闻宣传的实践与思考[D].济南:山东大学.2018.

11]林爱珺、张炯.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思想的当代发展与实践[J].暨南学报,2020,(02).

12] 杨保军.新闻规律观念:“马新观”的基础观念[J].国际新闻界,2020,(02).

 

作者岑颖智单位职务:万秀区政协常委,梧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教师、副教授